低浓度废气处理方法|低浓度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32 发表时间:2025-03-04
案例一:某电子厂蚀刻废气治理项目
1. 客户公司介绍
- 企业类型: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年产值50亿元,员工3000人)
- 环保需求:蚀刻工序产生的HF酸雾、Cl₂等低浓度废气(TVOC浓度<200 ppm)需深度净化,满足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2. 废气来源
- 主要污染源:
- 蚀刻槽排气(HF酸雾、Cl₂混合气体)
- 清洗机挥发性溶剂(乙醇、丙酮)
- 废气参数:
- HF浓度:5-10 ppm
- Cl₂浓度:1-3 ppm
- TVOC浓度:150-250 ppm
- 风量:10,000 m³/h(持续运行)
3. 处理详情
-
工艺路线:
- 预处理:碱液喷淋塔(中和HF、Cl₂)
- 核心处理:
- 光催化氧化(UV-CO):降解VOCs及残留酸性气体
- 活性炭吸附塔(备用系统)
- 深度治理:高效除尘过滤器(过滤精度0.1 μm)
-
关键设备:
- 玻璃钢喷淋塔(pH自动调节)
- UV-CO反应器(波长185nm紫外灯组)
- 活性炭纤维吸附塔(耐酸碱,更换周期6个月)
- 激光粒子计数器(实时监测粉尘浓度)
-
技术创新:
- 多级光催化反应:增设TiO₂涂层蜂窝载体,提升降解效率
- 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废气浓度自动切换UV灯组功率
4. 处理效果
- HF去除率≥99.9%,Cl₂去除率≥99.5%
- TVOC排放≤30 mg/m³(优于GB 16297-1996限值50%)
- 运行成本降低40%(较原化学吸收工艺)
- 设备占地面积减少30%(模块化设计)
案例二:某家具制造企业涂装废气治理项目
1. 客户公司介绍
- 企业类型:实木家具制造商(年产家具50万套,出口占比60%)
- 行业痛点:水性漆喷涂废气(苯系物、甲醛等)浓度低但异味明显,投诉频发
2. 废气来源
- 主要污染源:
- 喷漆房挥发废气(苯浓度<50 ppm,甲醛浓度<10 ppm)
- 干燥固化炉排气(温度120-150℃,含酯类化合物)
3. 处理详情
-
工艺路线:
- 预处理:旋风除尘+静电吸附(去除粉尘及大分子颗粒物)
- 核心处理:
- 生物滤池:降解低浓度VOCs(常温运行)
- 活性炭吸附塔(间歇式启用)
- 深度治理:湿式中和塔(处理酸性气体)
-
关键设备:
- 生物滤池(填料为改性竹炭,比表面积800 m²/g)
- 活性炭吸附塔(蜂窝状结构,填充量200 kg/m³)
- 微生物菌剂投加系统(定期补充降解菌种)
-
技术创新:
- 复合生物膜技术:硝化菌与反硝化菌协同降解酯类物质
- 废气预增湿:控制进气湿度40%-60%,提升生物活性
4. 处理效果
- 苯系物去除率≥90%,甲醛去除率≥95%
- TVOC排放≤80 mg/m³
- 异味投诉减少90%
- 年运行成本节约约200万元(较原活性炭吸附工艺)
案例三:某食品加工企业发酵废气治理项目
1. 客户公司介绍
- 企业类型:乳制品及发酵食品生产商(年产酸奶基料10万吨)
- 环保需求:解决乳酸菌发酵罐排气产生的硫化氢、氨气等恶臭气体(浓度<10 ppm)
2. 废气来源
- 主要污染源:
- 发酵罐排气(H₂S、NH₃、挥发性脂肪酸VFA)
- 污水处理站厌氧池废气
- 废气参数:
- H₂S浓度:2-8 ppm
- NH₃浓度:5-15 ppm
- TVOC浓度:30-50 ppm
- 温度:35-45℃(常温)
3. 处理详情
-
工艺路线:
- 预处理:碱液喷淋塔(吸收H₂S、NH₃)
- 核心处理:
- 生物脱臭塔:降解VFA及残留臭味分子
- 臭氧氧化(备用系统)
- 深度治理:活性炭纤维过滤(去除微量污染物)
-
关键设备:
- 双碱法喷淋塔(pH自动调节至8-9)
- 生物脱臭塔(填充层为火山岩载体,接种复合菌群)
- 臭氧发生器(纯度90%,投加量0.1-0.3 g/m³)
-
技术创新:
- 分段式生物膜:好氧/厌氧分区处理不同污染物
- 实时臭气监测:电子鼻传感器反馈调节喷淋频率
4. 处理效果
- H₂S去除率≥98%,NH₃去除率≥95%
- 臭气浓度降至<10 OU(无感阈值)
- 运行成本降低65%(较原化学吸收+活性炭工艺)
- 发酵车间空气质量达到GBZ 1-2010标准
低浓度废气治理总结
-
技术共性:
- 预处理关键:酸碱中和、除尘等降低后续系统负荷
- 经济高效:优先选择生物法、光催化等低能耗技术
- 长周期运行:吸附材料更换周期延长(6个月~1年)
-
行业差异:
- 电子/半导体:侧重HF、Cl₂等酸性气体处理
- 家具/印刷:聚焦VOCs及异味控制
- 食品/医药:需兼顾微生物安全与臭味治理
-
未来趋势:
- 膜分离技术:中空纤维膜对低浓度VOCs的精准截留
- 低温等离子体:在常温下实现污染物高效分解
- AI优化控制:基于LSTM神经网络预测废气浓度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