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苯废水处理方法|二甲苯废水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18 发表时间:2025-03-08
二甲苯废水处理:客户、案例详情与工艺流程深度剖析
一、二甲苯废水处理客户概述
二甲苯废水处理客户主要涵盖化工、石油、制药、染料、涂料等多个行业。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二甲苯作为溶剂或原料,随之产生含有二甲苯的废水。二甲苯废水具有高浓度、高毒性、难降解等特点,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二甲苯废水处理成为这些企业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二甲苯废水来源
二甲苯废水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 生产工艺废水:在二甲苯的生产、合成、分离等工序中,会产生含有未反应原料、副产物以及催化剂等物质的废水。
- 设备清洗废水:生产设备在定期清洗过程中,会使用含有二甲苯的清洗剂,从而产生废水。
- 泄漏与排放:在二甲苯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若发生泄漏或不当排放,也会导致废水产生。
这些废水中的二甲苯浓度较高,且可能含有其他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盐类,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三、二甲苯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二甲苯废水处理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及消毒排放等多个阶段,具体流程如下:
-
预处理阶段:
-
- 格栅除渣:去除废水中较大的固体杂质,防止堵塞后续处理设备。
- 调节池均质:对废水进行均质化处理,稳定水质,为后续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 隔油处理:利用油水分层的原理去除废水中的浮油,减少后续处理的负荷。
- 混凝沉淀:通过添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形成沉淀物,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
生化处理阶段:
-
- 厌氧生物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等小分子物质,降低废水的COD(化学需氧量)含量。
- 好氧生物处理: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常见的好氧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
深度处理阶段:
-
-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去除废水中的残留有机物和异味,提高出水水质。
- 臭氧氧化:通过臭氧的强氧化性,将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进一步降低废水的COD和BOD(生化需氧量)含量。
- 膜分离技术:如超滤、纳滤、反渗透等,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性有机物及盐分等杂质,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
消毒排放阶段:
-
- 采用紫外线消毒或化学消毒方法,杀灭废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确保出水水质安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或回用。
四、二甲苯废水处理具体案例展示
案例一:某化工厂二甲苯废水处理案例
某化工厂在生产二甲苯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废水,废水中的二甲苯浓度高达数千毫克/升,且含有其他多种有机污染物。为了处理这些废水,该化工厂采用了“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消毒排放”的工艺流程。
- 预处理阶段:通过格栅除渣、调节池均质和隔油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大块固体杂质、浮油和部分悬浮物。
- 生化处理阶段:采用厌氧生物反应器降低废水的COD含量,随后通过好氧生物反应器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 深度处理阶段:利用活性炭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残留有机物和异味,再通过臭氧氧化技术将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 消毒排放阶段:采用紫外线消毒方法杀灭废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经过处理后,该化工厂的二甲苯废水得到了有效治理,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案例二:某涂料厂二甲苯废水处理案例
某涂料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含有二甲苯的原料,产生了大量废水。为了处理这些废水,该涂料厂采用了“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高级氧化+膜分离”的工艺流程。
- 物化预处理阶段:通过混凝沉淀和气浮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浮油,降低废水的COD和BOD含量。
- 生化处理阶段:采用水解酸化+多级接触氧化法,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 高级氧化阶段:利用芬顿氧化技术将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 膜分离阶段:采用超滤和反渗透膜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性有机物及盐分等杂质,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回用标准。
经过处理后,该涂料厂的二甲苯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和回用,既减轻了环境压力,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五、结语
二甲苯废水处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废水来源、成分、浓度以及环保要求等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处理二甲苯废水,实现资源的回收和环境的保护。同时,各企业在处理废水时应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出水水质安全,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