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化学成分为谷氨酸钠(sodium glutamate),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鲜味调味料。它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浓厚的鲜味,特别是在与食盐共存时,鲜味更加突出。味精不仅可用于增强食品的鲜味,还具有缓和碱、酸、苦味的作用。作为调味品,味精在烹饪中被广泛应用于汤料、肉制品、蔬菜等多种食品中,以提高食物的口感和风味。
味精的生产原料多样,可以通过小麦面筋等蛋白质原料制成,也可以由淀粉或甜菜糖蜜中所含的焦谷氨酸制成,还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合成。谷氨酸钠在人体内参与蛋白质的正常代谢,促进氧化过程,对脑神经和肝脏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因此,对于成年人而言,味精的食用量通常不受限制,但需要注意的是,婴儿不宜食用味精。
味精废水主要来源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的工段,是味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这类废水的水质具有“五高二低”的特点,即高化学需氧量(COD)、高生物需氧量(BOD)、高硫酸根、高氨氮(NH3-N)、高菌体含量,以及低温和低pH值。
具体来说,味精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发酵过程中的残留物,如未完全分解的蛋白质和糖类等;而无机盐则主要来自于发酵过程中添加的营养物质,如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这些物质的存在使得味精废水具有很高的COD和BOD值,同时含有较高的硫酸根和氨氮含量。此外,由于味精废水通常是在低温下排放的,因此其温度较低,pH值也较低。
针对味精废水的特点,通常采用以下处理工艺流程:
格栅及调节池:废水首先通过格栅进入调节池,以初步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同时调节废水的流量和水质,为后续处理提供稳定条件。
生物反应器:调节池中的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生物反应器中,通过曝气等方式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从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根据废水水质和处理需求进行选择和优化。
膜分离处理单元:生物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进入膜分离处理单元,通过膜技术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等杂质,提高出水水质。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多种类型,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化学清洗与消毒:当膜单元需要化学清洗时,关闭进水阀和废水循环阀,打开药洗阀和药剂循环阀,启动药液循环泵进行化学清洗操作。同时,为确保出水水质安全,还需对出水进行消毒处理。
污泥处理:生物反应器中产生的污泥需进行定期排放和处理。污泥处理可采用浓缩、脱水、干化等工艺,以减少污泥体积和含水量,便于后续处置和利用。
案例一:某味精生产企业废水处理项目
某味精生产企业采用生物反应器-膜分离组合工艺处理废水。项目运行过程中,通过优化生物反应器的运行参数和膜分离技术的选择,实现了对废水的高效处理。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稳定达标,COD去除率超过90%,BOD去除率超过95%,氨氮去除率超过90%。同时,项目还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环保压力和运营成本。
案例二:某味精厂废水资源化利用项目
某味精厂采用蒸发浓缩-离心分离-干燥工艺处理废水,将处理后的废水转化为动物饲料添加剂。该项目通过优化废水处理工艺和资源化利用方案,实现了废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处理后的饲料添加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该项目还减少了废水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味精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味精废水处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通过科学的废水处理工艺和技术创新,我们可以有效减少味精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企业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