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厂瓷砖厂粉尘处理方法|砖厂粉尘废气怎么处理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8 发表时间:2025-03-29
案例一:高温陶瓷粉尘余热回收治理
项目背景
某陶瓷厂烧制车间窑炉废气温度达350℃,含高浓度颗粒物(PM10浓度>1000mg/m³),直接排放导致烟囱周边植被枯死。环保部门要求颗粒物排放≤50mg/m³,并鼓励余热利用。
废气成分来源
- 粉尘:陶瓷坯体高温烧结产生的二氧化硅、氧化铝颗粒(粒径<10μm占比85%)。
- 气体污染物:二氧化硫(SO₂浓度>300ppm)、氮氧化物(NOₓ浓度>200ppm)。
- 温度:废气温度300-400℃,含显热约1.2MW。
处理工艺流程
- 预处理:
- 核心处理:
- 高温布袋除尘器:
- 选用PPS耐高温滤袋(耐温200℃),脉冲喷吹清灰。
- 粉尘去除率99.5%,出口温度降至150℃。
- 余热回收系统:
- 废气经热交换器预热原料(升温至120℃),余热利用率65%。
- 深度净化:
- 湿式电除尘器:处理PM2.5及酸雾,效率99.8%。
- 排放监测:
最终效果
- 粉尘排放:≤30mg/m³(国标50mg/m³),车间PM10浓度下降97%。
- 余热利用:年节约燃料成本82万元(折合标煤1200吨)。
- 环保效益:避免限产损失(历史罚款记录达200万元/次)。
案例二:砖厂粉尘全链条处理
项目背景
华中某页岩砖厂日产量80万块,原料破碎、成型、烧制环节产生高浓度粉尘(PM10达2200mg/m³),含矽尘45%,远超GB 29620-2013标准(PM10≤120mg/m³)。
废气成分来源
- 破碎/筛分:页岩粉尘(粒径<10μm占比75%)。
- 成型/切割:黏土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2%)。
- 烧制:燃煤产生的SO₂(浓度>500ppm)、NOₓ(浓度>300ppm)。
处理工艺流程
- 预处理系统:
- 多管旋风除尘器:处理粗粉尘(PM50去除率90%)。
- 喷雾增湿塔:调节湿度至50%,抑制扬尘。
- 主处理工艺:
- 脉冲布袋除尘器:
- 滤袋材质PTFE覆膜(耐温160℃,寿命>2年)。
- PM2.5去除率99.9%,出口浓度<10mg/m³。
- 湿式电除尘器:处理矽尘及酸雾,效率99.5%。
- 深度治理:
- 静电凝聚器:强化微细粉尘团聚。
- 雾炮降尘系统:控制无组织排放。
- 安全防控:
最终效果
- 粉尘排放:PM10≤118mg/m³,矽尘≤7.2%(国标8%)。
- 能耗优化:系统阻力<1200Pa,风机电耗降低30%。
- 经济效益:年运维成本84万元,避免限产整改损失900万元。
案例三:陶瓷窑炉烟尘酸雾协同治理
项目背景
某陶瓷厂窑炉废气含硫酸酸雾(浓度>150mg/m³)及粉尘(PM10>800mg/m³),导致厂房腐蚀严重,工人呼吸道疾病频发。
废气成分来源
- 窑炉烟气:
- 粉尘:陶瓷原料烧结产生的颗粒(含氟化物)。
- 酸雾:燃料中硫分燃烧生成的SO₂(浓度>300ppm)经催化氧化形成H₂SO₄酸雾。
- 温度:废气温度180-220℃。
处理工艺流程
- 水喷淋塔预处理:
- 双级喷淋(循环水+碱液),去除粗粉尘及部分SO₂。
- 湿式静电除尘器:
- 高压静电场捕集PM2.5及酸雾颗粒,效率99.8%。
- 集尘极水膜冲刷,灰水循环沉淀。
- 深度净化:
- 排放监测:
最终效果
- 粉尘排放:≤20mg/m³(国标30mg/m³),酸雾≤10mg/m³(国标45mg/m³)。
- 设备寿命:窑炉耐酸腐蚀涂层寿命延长3年。
- 健康改善:工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下降85%。
总结与工艺对比
案例 |
关键工艺设备 |
粉尘去除率 |
排放浓度 |
特点 |
高温陶瓷治理 |
高温布袋除尘器+余热回收系统 |
>99.5% |
≤30mg/m³ |
余热利用,耐高温滤袋 |
砖厂全链条处理 |
多管旋风+布袋除尘器+湿电除尘 |
>99.9% |
PM10≤118mg/m³ |
多级处理,矽尘专项治理 |
窑炉酸雾治理 |
水喷淋塔+湿式静电除尘器 |
>99.8% |
酸雾≤10mg/m³ |
酸碱中和,水膜清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