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材料废气处理工艺|薄膜行业废气怎么处理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9 发表时间:2025-04-07
薄膜废气处理案例
案例一:大型塑料薄膜生产企业废气处理项目
项目背景
某大型塑料薄膜生产企业,产品涵盖各类包装薄膜、农用薄膜等,年产能达数十万吨。企业地处工业聚集区,但周边有逐渐兴起的商业和居住区域。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不仅影响周边空气质量,还引发了居民投诉。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当地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异味气体等排放要求大幅提高,企业为持续发展,决定对废气处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
- 吹塑和流延工序:在塑料薄膜吹塑和流延过程中,使用的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塑料原料在高温熔融状态下,部分高分子链断裂,产生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乙烯、丙烯、丁烯等烯烃类气体。同时,为改善薄膜性能添加的各类助剂,如抗氧剂、爽滑剂等,受热挥发也会产生 VOCs,主要包括醇类、酯类等。
- 印刷和复合工序:薄膜印刷使用的油墨中含有大量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等,在印刷过程中有机溶剂挥发形成高浓度 VOCs 废气。复合工序中,使用的胶粘剂同样含有有机溶剂,进一步增加了废气中的 VOCs 含量。这些有机溶剂不仅具有挥发性,部分还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较大。
处理工艺流程
- 废气收集:在吹塑机、流延机、印刷机和复合机等废气产生设备上方,安装大型集气罩,并通过密封管道将废气收集汇总。针对不同设备废气产生量和浓度差异,采用变频风机调节风量,确保废气收集率达到 98% 以上,减少无组织排放。
- 预处理阶段:废气首先进入干式过滤器,通过过滤棉、活性炭纤维等过滤介质,去除废气中的粉尘、颗粒杂质以及部分大分子有机物,防止其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堵塞和污染。
- VOCs 处理:经过预处理的废气进入沸石转轮吸附浓缩 - 蓄热式燃烧(RTO)装置。废气先通过沸石转轮,沸石具有高吸附性能,可吸附废气中的 VOCs。随着沸石转轮缓慢转动,吸附饱和的部分进入脱附区,通过热风吹扫将 VOCs 解吸出来,形成高浓度的 VOCs 废气。高浓度 VOCs 废气进入 RTO 装置,在高温(750 - 850℃)下,VOCs 与氧气充分反应,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RTO 装置配备高效蓄热陶瓷体,可回收燃烧产生的大部分热量,用于预热进入的废气,降低能耗。
- 深度净化与排放:燃烧后的高温废气经过热交换器降温后,再通过碱液喷淋塔,去除可能残留的酸性气体和未完全燃烧的有机物。最后,经烟囱达标排放。
最终效果
- 污染物排放达标:处理后的废气中,甲苯排放浓度低于 10mg/m³,二甲苯排放浓度低于 10mg/m³,其他 VOCs 排放浓度低于 30mg/m³,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远低于当地严格的排放标准,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 异味消除:周边居民投诉量从每月 15 次以上降至几乎为零,有效消除了生产废气产生的异味,改善了周边环境质量,提升了企业社会形象。
- 系统运行稳定且节能:新的废气处理系统经过长期运行监测,设备故障率低。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废气浓度、温度、压力等参数,并自动调整处理工艺,确保系统稳定运行。通过 RTO 装置的余热回收,每年可节约大量能源,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
案例二:光学薄膜生产企业废气处理项目
项目背景
一家专注于光学薄膜生产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显示、光学仪器等领域。由于光学薄膜生产工艺复杂,对环境要求高,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成分复杂且对周边环境敏感。随着当地环保监管力度加大,企业原有简单的废气处理方式无法满足要求,为保障生产和企业形象,决定对废气处理设施进行升级。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
- 涂布工序:在光学薄膜涂布过程中,使用的涂布液含有多种有机溶剂,如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GMEA)、丁酮(MEK)等,这些有机溶剂在烘干过程中大量挥发进入废气。同时,涂布液中的一些功能性添加剂,如光引发剂、交联剂等,受热也会分解产生少量有机废气。
- 真空镀膜工序:真空镀膜过程中,为提高薄膜附着力和性能,会使用一些反应气体,如硅烷、氨气等。部分未反应的气体可能会泄漏进入废气,同时,镀膜设备中的真空泵油在高温下也会挥发产生少量有机废气。
处理工艺流程
- 废气收集:在涂布机、真空镀膜设备等废气产生源处,设置密封式集气罩,并采用管道连接至废气处理系统。针对真空镀膜设备的特殊工况,采用特殊的密封和收集装置,确保废气收集率达到 95% 以上。
- 预处理阶段:废气先通过冷凝装置,利用低温冷媒将废气中的高沸点有机溶剂(如 PGMEA)冷凝成液态回收,降低废气中有机物浓度和后续处理负荷。冷凝后的废气再进入水洗塔,通过喷淋循环水,进一步去除水溶性污染物和部分残留的有机溶剂,同时对废气进行降温。
- VOCs 处理:经过预处理的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 - 脱附 - 催化燃烧装置。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床,活性炭吸附废气中的 VOCs。当吸附床接近饱和时,切换至另一组吸附床工作。对饱和的吸附床采用热空气脱附,将吸附的 VOCs 解吸出来,形成高浓度的 VOCs 废气。高浓度 VOCs 废气进入催化燃烧装置,在催化剂(如贵金属催化剂)作用下,于 250 - 350℃发生氧化反应,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催化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换热器回收,用于吸附床脱附过程的热空气加热,节约能源。
- 深度净化与排放:处理后的废气通过分子筛过滤器,进一步去除可能残留的微量有机物和水分,确保排放废气满足严格的环保要求,最后经烟囱排放。
最终效果
- 达标排放:处理后的废气中,PGMEA 排放浓度低于 20mg/m³,其他 VOCs 排放浓度低于 30mg/m³,硅烷、氨气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均符合当地环保标准,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企业顺利通过环保验收。
- 车间环境改善:工厂内部异味明显减轻,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降低了职业病发生风险,提高了工人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 成本效益平衡:通过冷凝回收有机溶剂,实现了部分资源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活性炭吸附 - 脱附 - 催化燃烧装置相对投资和运行成本适中,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基础上,保障了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