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厂废气怎么处理方法|玮霖环保食品饮料厂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6 发表时间:2025-04-07
饮料厂废气处理案例
案例一:大型碳酸饮料生产企业废气处理项目
项目背景
某大型碳酸饮料生产企业,产品畅销全国,年产能达数百万吨。企业位于城市郊区的食品工业园区内,随着周边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区逐渐向园区靠近。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引发居民关注。同时,当地环保部门针对食品加工行业废气排放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异味气体以及酸性气体等污染物,出台了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为了顺应环保政策,维护企业良好形象与可持续发展,该企业决定投入大量资金对废气处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
- 二氧化碳充气工序:在碳酸饮料生产中,需要向饮料中充入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在二氧化碳储存和输送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量二氧化碳泄漏,虽然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对环境造成温室效应影响。此外,二氧化碳制备过程中,若采用煅烧石灰石等方法,会产生少量粉尘以及二氧化硫(SO₂)等酸性气体。
- 饮料调配与罐装工序:调配过程中使用的香精、香料等添加剂,部分具有挥发性,会产生少量 VOCs,如醇类、酯类等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会形成特殊气味。罐装设备在运行时,密封不严可能导致少量饮料挥发,产生异味气体。
- 污水处理站:饮料厂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废水,在污水处理站中,厌氧池、曝气池等环节会产生氨气(NH₃)、硫化氢(H₂S)等恶臭气体。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硫化氢不仅气味恶臭,且具有毒性,低浓度即可对人体造成危害。
处理工艺流程
- 废气收集:在二氧化碳充气设备、饮料调配罐、罐装生产线以及污水处理站等废气产生源处,分别安装定制化的集气罩和通风管道。对于二氧化碳充气区域,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集气装置,确保二氧化碳泄漏量控制在最低限度;针对污水处理站的大面积废气逸散问题,设置半封闭式收集大棚,并配备高效抽风系统,整体废气收集率达到 98% 以上。
- 预处理阶段:废气首先进入旋风除尘器,利用离心力去除废气中的粉尘颗粒,降低后续处理设备的堵塞风险。随后,废气进入喷淋塔,塔内喷淋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用于中和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同时对废气进行降温、除尘,为后续处理创造适宜条件。
- 异味气体处理:经过预处理的废气进入生物除臭装置。生物除臭装置内填充有特殊的微生物载体,上面附着着能够分解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以及部分 VOCs 的微生物菌群。废气通过微生物载体时,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吸收并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害物质。通过定期喷淋营养液,维持微生物活性,保证生物除臭装置高效运行。
- 深度净化与排放:为确保废气达标排放,经过生物除臭处理的废气再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吸附残留的少量异味物质和难降解的 VOCs,进一步提升废气净化效果。最后,经烟囱达标排放。
最终效果
- 污染物排放达标:处理后的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 35mg/m³,氨气排放浓度低于 1mg/m³,硫化氢排放浓度低于 0.06mg/m³,VOCs 排放浓度低于 30mg/m³,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远低于当地严格的排放标准,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
- 异味消除显著:周边居民对异味的投诉量从每月 10 余次降至几乎为零,有效改善了周边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企业社会形象得到显著提升。
- 系统运行稳定:新的废气处理系统经过长期运行监测,设备故障率低。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废气浓度、温度、压力等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整处理工艺,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不影响饮料厂正常生产,保障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案例二:果汁饮料生产企业废气处理项目
项目背景
一家专注于果汁饮料生产的企业,产品以新鲜水果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企业位于水果产区附近的小型工业园区内,随着当地对环保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自身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原有的简易废气处理设施已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为保障企业持续经营与发展,企业决定对废气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
- 水果清洗与破碎工序:在水果清洗过程中,水果表面的微生物、杂质等会随着水流进入废水,部分微生物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异味气体,如硫化氢、甲硫醇等。水果破碎时,水果中的挥发性成分会释放出来,形成以醇类、酯类、醛类等为主的有机废气,这些物质赋予水果独特的香气,但排放到环境中会形成异味。
- 果汁浓缩与调配工序:果汁浓缩过程中,水分蒸发的同时,会携带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入废气。调配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香精等,也会挥发产生少量 VOCs。此外,浓缩设备在运行时,若密封不佳,会导致果汁蒸汽泄漏,增加废气中的异味成分。
- 污水处理站:与碳酸饮料厂类似,果汁饮料厂的污水处理站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厌氧发酵和曝气环节会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恶臭气体,这些气体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处理工艺流程
- 废气收集:在水果清洗设备、破碎装置、果汁浓缩罐、调配罐以及污水处理站等废气产生源上方,安装局部集气罩,并通过通风管道将废气收集至主管道。针对水果清洗区域湿度大的特点,采用耐腐蚀的集气罩和管道材料;对于污水处理站,根据不同处理单元废气产生特性,合理设置集气点,确保废气收集率达到 95% 以上。
- 预处理阶段:废气先经过气液分离器,去除废气中的水分和夹带的果汁液滴,防止其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腐蚀和堵塞。随后,废气进入水洗塔,通过喷淋循环水,去除部分水溶性污染物和异味物质,同时对废气进行降温。
- 异味气体处理:经过预处理的废气进入化学洗涤塔,塔内喷淋酸性溶液(如稀硫酸),用于去除废气中的氨气等碱性恶臭气体。同时,喷淋强氧化剂(如次氯酸钠溶液),可氧化分解硫化氢、甲硫醇等挥发性硫化物以及部分有机废气。化学洗涤过程能有效去除废气中的大部分异味物质和污染物。
- 深度净化与排放:洗涤后的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塔,活性炭吸附残留的少量异味物质和未被完全分解的 VOCs,实现废气的深度净化。最后,经烟囱达标排放。
最终效果
- 达标排放:处理后的废气中,氨气排放浓度低于 5mg/m³,硫化氢排放浓度低于 0.3mg/m³,VOCs 排放浓度低于 50mg/m³,各项污染物指标均符合当地环保标准,企业顺利通过环保验收,避免了环保处罚。
- 成本效益平衡:相较于一些高端复杂且昂贵的废气处理技术,本项目采用的气液分离 - 水洗 - 化学洗涤 - 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设备投资相对适中,运行成本较低。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保障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为企业在环保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
- 车间环境改善:工厂内部异味明显减轻,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降低了职业病发生的风险,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