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药厂废气处理方法|医药厂制药厂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10 发表时间:2025-04-07
案例一:国有控股综合性医药企业废气处理项目2
- 项目背景:该企业为国有控股综合性医药企业,在邹城园区北部区域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需要治理。经市场对比考察后,将项目前端废气收集的设计工作及汇总后废气治理的方案设计、制造、设备选型、验收等全套项目交由华世洁承接。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废气中含有乙酸丁酯、盐类、酸性物质以及一定量醇类。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有机溶剂和化学反应。
- 处理工艺流程:采用 “前端收集 + 转轮吸附浓缩 + 前吸收塔吸收 + 蓄热氧化燃烧 + 后吸收塔吸收” 的工艺。车间各工段低浓度废气先经转轮吸附浓缩,再和车间高浓度废气混合后经过送风机,进入 RTO 蓄热式焚烧炉处理。处理后的烟气经过后处理设施除去酸雾后,经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放。
- 最终效果:系统可连续 24 小时稳定达标运行,有效去除了废气中的污染物,同时通过对整套系统的防腐处理以及增设温度传感器及过热预警功能,确保了处理效果的同时提升了系统安全性。
案例二:某生物制药(江苏)有限公司废气处理项目12
- 项目背景:某生物制药(江苏)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9 年,专注于国家认证的片剂、胶囊剂、保健食品、口服液等医药产品的精制生产。为进一步提升产能与环保标准,公司斥资 3 亿元规划了年产 18 亿片的缓控释制剂项目,苏净环保承担了该项目的废气污染防治设计与施工重任。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从原料粉碎至成品入库,产品生产全过程各工段均有废气产生。不同工段废气成分和浓度不同,如流化床、包衣废气属于高浓度废气,非甲烷总烃浓度高达 3000 - 5000mg/m³;干燥废气属于中等浓度废气,浓度约 100 - 200mg/m³;配液间废气属于低浓度废气,浓度≤100mg/m³,且部分废气颗粒物含量高。
- 处理工艺流程:采取分级治理、多工艺并行的策略。针对高浓度废气,采用先进的两级催化燃烧工艺;对于中等浓度废气,运用沸石转轮结合催化燃烧技术;对于低浓度废气,选用高碘值椰壳活性炭,以双级吸附工艺处理,同时针对颗粒物含量高的废气,配置滤筒除尘器。
- 最终效果:该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步入稳定运行阶段,使每一缕排放的废气都达到环保标准,有效改善了生产环境。
案例三:上海化学工业区某医药化工企业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液晶材料和新医药中间体行业,其十一个生产车间排放的生产废气独立处理后,经各自车间楼顶的排气筒排放,面临排放口分散、维护难度大、管理要求高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合并排放的措施,合规解决废气治理与排放问题。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主要涉及的废气特征污染物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主要危险有害组分包括乙醇、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丙酮、正己烷、甲苯、乙酸乙酯等。这些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溶剂使用和物料输送等环节。
- 处理工艺流程:各车间废气经收集汇总后,末端治理工艺采用 “干式过滤器 + 活性炭吸附 - 蒸汽脱附冷凝回收” 技术。包括废气预处理系统、吸附系统、废气脱附系统、干燥冷却系统等。预处理系统除去废气中的粉尘性颗粒物质和部分水汽;吸附系统通过吸附风机增压将废气送入颗粒活性炭吸附床进行吸附处理,吸附后的洁净尾气通过烟囱达标排放;脱附系统通过蒸汽加热将有机废气自活性炭中解吸脱附,脱附后的碳罐用干燥风机进行吹扫以备下次循环使用。
- 最终效果:废气排放指标远优于相关法规标准要求,配置了符合法规规范的烟囱、检测平台、检测口及采样斜爬梯,满足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 - 2015)及《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 - 2016)相关要求,同时通过冷凝回收实现了部分有机溶剂的资源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