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废气怎么处理方法|电子厂VOCs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11 发表时间:2025-04-09
案例一:半导体芯片厂高浓度有机废气处理
项目背景
某半导体厂在光刻、蚀刻工艺中大量使用异丙醇、醋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产生高浓度VOCs废气(风量160,000 m³/h,浓度100mg/m³),需满足《电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VOCs的限值要求。
废气成分来源
- 主要污染物:异丙醇、丙酮、PGMEA(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等挥发性有机物。
- 产生环节:光刻胶涂布、显影液挥发、设备清洗过程。
处理工艺流程
- 冷凝回收:通过-40℃深冷装置预冷废气,回收部分溶剂(年回收量超50吨)。
-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将低浓度VOCs浓缩至10倍以上。
- 热氧化焚烧(RTO):800℃高温焚烧,将有机物分解为CO₂和H₂O。
- 余热回收:利用焚烧热量预热新风,降低能耗。
最终效果
- VOCs降解率 ≥99%,排放浓度≤10mg/m³。
- 经济性:溶剂回收降低运行成本30%,余热利用减少能耗25%。
案例二:PCB电路板厂VOCs与酸雾协同处理
项目背景
某PCB厂生产过程中产生混合废气,需同时处理松香蒸汽(VOCs)和硫酸雾(H₂SO₄),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废气成分来源
- VOCs:来源于波峰焊锡膏、助焊剂挥发(成分含松香、苯系物)。
- 酸性气体:蚀刻工序产生的硫酸雾(浓度≥50mg/m³)。
- 颗粒物:金属打磨粉尘、锡渣悬浮物。
处理工艺流程
- 湿式洗涤塔:中和酸性气体(NaOH溶液喷淋,去除率≥95%)。
- 静电除尘:去除大颗粒金属粉尘(效率≥90%)。
- 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VOCs经吸附后脱附浓缩,催化燃烧(300℃)分解。
最终效果
- VOCs排放浓度 ≤50mg/m³,硫酸雾 ≤10mg/m³。
- 异味强度 降低≥85%,车间环境显著改善。
案例三:电子元器件厂焊接废气综合治理
项目背景
某电子元件厂波峰焊工序产生含锡烟尘、松香蒸汽及VOCs的混合废气,需解决废气无组织排放问题,符合《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
废气成分来源
- 锡烟尘:焊锡高温蒸发产生的金属颗粒物(粒径≤10μm)。
- VOCs:助焊剂中的松香、树脂挥发物。
- 热辐射:设备高温导致废气温度达200℃。
处理工艺流程
- 局部排风+预过滤:抽风罩捕集废气,旋风除尘器去除大颗粒。
- 冷凝+活性炭吸附:降温至60℃以下,吸附VOCs(效率≥95%)。
- 静电除尘+UV光解:捕集残余粉尘,光解未吸附的VOCs分子。
最终效果
- 颗粒物浓度 ≤10mg/m³,VOCs去除率 ≥98%。
- 环境效益:废气达标排放,车间臭氧浓度降低60%。
电子废气处理技术总结
废气类型 |
主流工艺 |
适用场景 |
去除效率 |
高浓度VOCs |
冷凝回收+RTO焚烧 |
半导体、溶剂清洗 |
≥99% |
低浓度VOCs |
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 |
电子元件焊接、涂胶 |
≥95% |
酸碱废气 |
湿式洗涤塔+中和反应 |
PCB蚀刻、电镀 |
≥95% |
混合废气 |
多级协同处理(吸附+光解+焚烧) |
复杂工艺废气 |
综合效率≥90% |
行业趋势:
- 资源化利用:通过冷凝、吸附回收溶剂,降低生产成本。
- 智能化监控:结合在线监测和AI算法,动态优化处理参数。
- 低碳化技术:推广RTO余热回收、生物降解等低碳工艺。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类废气的具体处理技术细节或成本分析,可提供更多参数(如废气风量、污染物浓度、行业细分类型)以便定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