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厂矿井废水处理方法|矿山采矿选矿废水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16 发表时间:2025-03-12
矿厂矿井废水处理客户和案例详情介绍
一、矿厂矿井废水处理概述
矿厂矿井废水是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复杂废水,其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含有悬浮物、油脂、有机物、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因此,矿厂矿井废水处理是煤炭开采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环保问题。
二、矿厂矿井废水处理废水来源
矿厂矿井废水的来源主要包括:
- 地下地质性涌渗水: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扰动,地下水会涌入矿井,形成矿井废水。
- 安全生产排出的自然地下水:为了保障矿井安全,需要进行排水作业,排出的水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悬浮物、溶解性盐类等。
- 井下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含煤尘废水:在采煤过程中,煤尘会与水混合形成废水,含有大量煤尘颗粒和悬浮物。
- 选矿和洗煤废水:在选矿和洗煤过程中,会产生含有矿石、金属微粒或各种选矿药剂的废水,污染严重。
- 其他废水:如降雨浸蚀废石堆后溶解有毒离子排出的酸性水、洗涤车辆废水、生活废水等。
三、矿厂矿井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矿厂矿井废水处理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
预处理:
-
- 格栅除渣:通过格栅去除废水中的大块固体杂物,如煤渣、石块等。
- 调节池:对废水进行均质化处理,调节水量和水质,为后续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
物化处理:
-
- 混凝沉淀: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如铝盐、铁盐等),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等形成絮凝体,通过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
- 过滤:采用砂滤、活性炭过滤等方式,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溶解性有机物。
- 酸碱中和:对于酸性或碱性废水,通过投加中和剂(如石灰、硫酸等)调节pH值,使其达到中性或接近中性。
-
生化处理:
-
-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通过曝气池、二沉池等设施,使活性污泥与废水充分接触,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 生物膜法:利用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生物膜法适用于低浓度废水的处理。
-
深度处理:
-
- 膜分离技术:如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膜技术,可以去除废水中的微小颗粒、溶解性盐类、有机物等,提高出水水质。
- 高级氧化技术:如臭氧氧化、芬顿氧化等,可以破坏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
消毒与排放/回用:
-
- 消毒处理:使用紫外线消毒器、二氧化氯消毒剂等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废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 排放/回用:处理后的废水可以选择达标排放或回用于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冷却、冲洗等环节,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矿厂矿井废水处理具体案例展示
案例一:某大型煤矿矿井废水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煤矿年产量达数百万吨,矿井废水排放量巨大。为响应环保政策要求,该煤矿决定实施矿井废水处理项目。
- 处理工艺:采用“格栅除渣+调节池+混凝沉淀+砂滤+活性污泥法+超滤膜过滤+紫外线消毒”工艺。
- 处理效果:经过处理后,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指标均大幅下降,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部分处理后的水被回用于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冷却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案例二:某金矿矿井废水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金矿在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重金属离子的矿井废水。为保护环境,该金矿决定实施矿井废水处理项目。
- 处理工艺:采用“格栅除渣+调节池+混凝沉淀+重金属捕捉剂投加+活性污泥法+纳滤膜过滤+二氧化氯消毒”工艺。
- 处理效果:经过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得到有效去除,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该金矿还利用处理后的水进行矿区绿化灌溉,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案例三:某煤矿矿井高盐废水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煤矿矿井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和有机物,传统处理工艺难以达到排放标准。为此,该煤矿决定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进行矿井废水处理。
- 处理工艺:采用“格栅除渣+调节池+混凝沉淀+砂滤+反渗透膜过滤+电渗析+蒸发结晶”工艺。
- 处理效果:经过处理后,废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得到有效去除,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该煤矿还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将处理后的盐分和结晶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作为化工原料等。
五、结语
矿厂矿井废水处理是煤炭开采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环保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流程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矿厂矿井废水处理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完善,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