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厂粉尘处理方法|制药厂粉尘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10 发表时间:2025-04-07
案例一:华北某大型综合性制药厂
- 项目背景:该制药厂产品线丰富,涵盖多种剂型药品生产。随着药品产量提升,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对车间环境、药品质量及工人健康威胁增大,且不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急需进行粉尘处理系统升级改造。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在原料药粉碎、制剂配料、颗粒剂制备等工序中,会产生各类药物粉尘。如在抗生素原料药粉碎时,会产生含抗生素成分的粉尘;在中药制剂生产中,中药材粉碎会形成植物纤维性粉尘及有效成分粉尘;而在片剂、胶囊剂的配料混合过程中,多种辅料及主药成分混合也会产生粉尘。
- 处理工艺流程:采用 “旋风分离器 + 袋式除尘器 +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 组合工艺。含尘废气先经旋风分离器,利用离心力分离大颗粒粉尘;接着进入袋式除尘器,过滤掉大部分中等及细小颗粒粉尘;最后通过 HEPA,拦截剩余极细微粉尘及微生物,确保排放气体高度洁净。同时,在各产尘点设置局部密闭罩和集气系统,高效收集粉尘,减少无组织排放。
- 最终效果:车间内粉尘浓度显著降低,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人工作环境明显改善。排放废气中的粉尘含量远低于环保排放标准,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药品生产受粉尘干扰减少,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有效保障了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案例二:华东某生物制药厂
- 项目背景:此生物制药厂专注于生产生物制剂,对生产环境洁净度要求极高。然而,生产过程中的细胞培养、蛋白提取等环节会产生生物活性粉尘,不仅影响生产环境,还可能对生物制剂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迫切需要一套针对性强的粉尘处理方案。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碎片、培养基成分等会形成粉尘;蛋白提取时,蛋白结晶及残留的化学试剂也会产生粉尘。这些粉尘具有生物活性,一旦扩散可能污染生产区域,影响生物制剂的活性和纯度。
- 处理工艺流程:运用 “静电除尘器 + 紫外线杀菌装置 + 活性炭吸附器” 工艺。含尘废气首先进入静电除尘器,通过高压电场使粉尘带电并吸附在电极上,去除大部分粉尘。随后,气体经过紫外线杀菌装置,灭活生物活性粉尘中的微生物和活性成分。最后,利用活性炭吸附器吸附残留的异味和少量有机污染物。整个处理系统采用全密闭设计,防止粉尘泄漏。
- 最终效果:车间空气质量得到极大提升,满足了生物制药严格的洁净生产环境要求。排放废气中几乎检测不到生物活性粉尘,避免了对周边环境的生物污染风险。生物制剂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产品的合格率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
案例三:华南某中药制药厂
- 项目背景:该中药制药厂以生产中药丸剂、散剂等传统剂型为主。在中药材前处理、粉碎、混合等工序中产生大量粉尘,粉尘中含有中药有效成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对车间环境和工人呼吸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基于环保和生产效益考量,决定实施粉尘处理项目。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中药材在清洗、干燥后进行粉碎,会产生大量中药粉末粉尘,包含植物纤维、挥发油、生物碱等多种成分。在混合工序中,不同中药材粉末及辅料混合时也会扬起粉尘。
- 处理工艺流程:采用 “布袋除尘器 + 旋风集尘器 + 粉尘回收系统” 的组合。含尘废气先通过布袋除尘器,高效过滤大部分粉尘,布袋定期脉冲清灰。然后,经过布袋除尘器处理的废气进入旋风集尘器,进一步分离残留的细微粉尘。分离出的粉尘通过粉尘回收系统收集,可重新回用于生产。
- 最终效果:车间内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工人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高。粉尘回收系统实现了资源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排放废气符合环保标准,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升了企业的绿色生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