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废气怎么处理方法|木材厂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10 发表时间:2025-04-07
案例一:某大型木材加工厂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木材加工厂业务广泛,涵盖木材切割、干燥、刨光、喷漆等多个环节,生产规模大、产量高。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不仅对车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威胁工人健康,还因异味和污染物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恶劣,面临环保整改压力,急需对废气处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木材切割和刨光工序产生大量木质粉尘,这些粉尘主要由木材纤维组成。木材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蒸发,同时一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萜烯类物质挥发进入废气,萜烯类物质是木材本身含有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喷漆工序则引入了大量有机溶剂废气,包含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等,用于溶解和分散油漆中的颜料,使其能均匀附着在木材表面。
- 处理工艺流程:针对不同工序废气特点,采用组合处理工艺。在切割和刨光区域,设置高效集尘罩收集含尘废气,通过管道输送至脉冲布袋除尘器。脉冲布袋除尘器利用压缩空气定期对滤袋进行清灰,能高效拦截木质粉尘,净化后的气体排出。对于木材干燥废气,先经冷凝装置,降低废气温度,使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冷凝成液态回收,剩余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活性炭吸附残留的 VOCs,进一步净化。喷漆废气先进入水帘喷漆房,水帘去除大部分漆雾颗粒,随后废气依次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和光催化氧化设备。活性炭吸附大部分有机溶剂,光催化氧化设备利用紫外线激发催化剂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分解剩余的有机废气,最终净化后的气体达标排放。
- 最终效果:车间内空气质量显著提升,粉尘浓度大幅降低,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为工人创造了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粉尘、VOCs 以及喷漆废气中的有机溶剂含量均远低于环保排放标准,周边环境异味消除,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企业顺利通过环保验收,避免了环保处罚,实现了可持续生产。
案例二:某小型实木家具厂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这家小型实木家具厂专注于生产各类实木家具,因前期环保投入有限,生产过程中废气肆意排放,车间环境恶劣,工人健康受影响,且周边居民投诉不断。为了改善生产环境,满足环保要求,企业决定对废气处理进行整改。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主要来自木材加工的锯切、打磨工序产生的木质粉尘,以及家具表面涂漆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涂漆时使用的木器漆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在涂漆和晾干过程中挥发形成废气。
- 处理工艺流程:采用 “滤筒除尘器 + 活性炭吸附箱” 工艺。锯切和打磨产生的含尘废气经集尘罩收集后,进入滤筒除尘器。滤筒除尘器对木质粉尘过滤效率高,能有效拦截粉尘。涂漆废气直接引入活性炭吸附箱,活性炭凭借其丰富的微孔结构,吸附废气中的有机溶剂。经过滤筒除尘器和活性炭吸附箱处理后的气体,达标排放。
- 最终效果:经过治理,车间内粉尘和异味明显减少,工人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排放的废气符合环保要求,周边居民投诉减少,企业得以正常运营,同时环保形象得到提升,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案例三:某木材综合利用企业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企业从事木材综合利用,包括木材制浆、人造板生产等。生产过程复杂,产生的废气成分复杂、污染量大。随着环保监管趋严,企业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急需一套高效、经济的废气处理方案,以实现达标排放,保障企业生产。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木材制浆过程中,蒸煮环节产生的废气含有硫化氢、甲硫醇等恶臭气体,以及木质素降解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人造板生产时,热压工序因胶粘剂(如脲醛树脂)受热分解,产生大量甲醛、苯酚等有机废气,同时伴有木质粉尘。
- 处理工艺流程:木材制浆废气先进入碱洗塔,通过喷淋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硫化氢等酸性恶臭气体。然后进入生物除臭装置,利用微生物分解剩余的恶臭物质和部分 VOCs。人造板生产废气,先通过旋风分离器去除大颗粒木质粉尘,接着进入活性炭吸附 - 脱附 + 催化燃烧装置。活性炭吸附废气中的甲醛、苯酚等有机污染物,吸附饱和后通过热空气脱附,高浓度有机废气进入催化燃烧装置,在催化剂作用下燃烧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最终达标排放。
- 最终效果:处理后,企业排放的废气中恶臭气体、甲醛、苯酚等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达到环保排放标准。车间环境和周边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企业成功化解环保危机,能够稳定生产,并提升了企业的绿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