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铸造厂废气处理方法|金属铸造厂铸造浇铸车间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13 发表时间:2025-04-02
铸造废气来源解析
铸造废气主要产生于生产流程中的多个环节,成分复杂且对环境有潜在危害:
废气来源 |
主要污染物 |
特点 |
熔炼过程 |
粉尘、SO₂、NOₓ |
燃料燃烧产生,含多种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
造型与浇注 |
苯、甲苯等VOCs |
有机粘结剂燃烧释放,含毒性有机物 |
落砂清理 |
金属氧化物、砂粒粉尘 |
操作过程中产生大量悬浮颗粒物 |
消失模工艺 |
高浓度VOCs |
EPS模型气化释放,含挥发性有机物 |
表面处理 |
酸性气体(硫酸雾、铬酸雾) |
酸洗、磷化等工序产生 |
树脂固化 |
甲醛、苯酚等有毒气体 |
树脂反应及高温浇注释放 |
废气处理工艺详解
针对铸造废气成分复杂、含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特点,处理工艺通常采用多级组合:
工艺类型 |
适用场景 |
技术特点 |
收集系统 |
密闭空间废气收集 |
通过集气罩、管道等收集废气,防止无组织排放。 |
预处理 |
降温、除湿 |
去除大颗粒物和杂质,为后续处理奠定基础。 |
核心净化 |
多技术协同 |
喷淋塔:液体吸收剂去除酸性气体和颗粒物;布袋除尘器:捕集固体颗粒物;催化燃烧:分解VOCs为无害物质;活性炭吸附:吸附有机污染物。 |
深度处理 |
特定污染物治理 |
针对CO、重金属等,采用化学洗涤、生物净化等方法。 |
排放控制 |
实时排放监控 |
在线监测设备确保排放符合《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0)。 |
废气处理典型案例
案例1:多级协同处理工艺
- 背景:某大型铸造企业年产铸件5万吨,废气含高浓度氧化硅粉尘、CO及VOCs,多次因排放不达标被处罚。
- 工艺:
- 负压集气系统:全车间安装防爆型局部排风罩,覆盖所有产污环节。
- 多级除尘:干式旋风除尘器去除粗颗粒,高温静电除尘器捕集细颗粒物(效率≥95%)。
- VOCs治理:活性炭纤维吸附塔吸附苯系物(去除率≥95%),催化燃烧装置分解有机物。
- 安全设计:隔爆阀、泄爆片降低粉尘爆炸风险,CO在线监测仪实时调整燃烧温度。
- 效果:
- 粉尘和VOCs排放低于国家标准限值50%,连续3年通过国家环保验收。
- 年节省活性炭采购费200万元,设备能耗降低30%,获评“省级绿色工厂”。
案例2:喷淋塔+静电除尘+催化燃烧
- 背景:某铝合金压铸厂废气含高温蒸汽、油雾和VOCs,需实现达标排放。
- 工艺:
- 喷淋塔:去除颗粒物和酸性气体,内部设填料层、喷淋层、除雾层。
- 静电除尘器:捕集细颗粒物,效率≥95%。
- 催化燃烧:分解VOCs为无害物质,热能回收降低运营成本。
- 效果:
案例3:生物净化+化学洗涤
- 背景:某铸造厂废气含甲醛、苯酚等有毒气体,需针对性处理。
- 工艺:
- 化学洗涤:水吸收、碱液吸收结合,去除苯酚、甲醛。
- 生物净化:生物滤池降解残留有机物。
- 活性炭吸附:深度去除有机污染物。
- 效果:
- 处理效率符合《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效减少有毒气体排放。
政策与技术趋势
- 政策导向:国家及地方对废气排放标准趋严(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推动工艺升级。
- 技术创新:智能化监控系统逐步应用,提升处理效率;催化燃烧、等离子体等新技术逐步推广。
- 资源化利用:废气处理副产物(如饱和活性炭)的再利用成为发展方向。
- 绿色转型:铸造生产向绿色制造转型,结合节能技术、清洁能源减少废气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