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乘用轮胎厂废气处理方法|橡胶轮胎厂炼胶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9 发表时间:2025-04-07
案例一:华东某大型轮胎制造企业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轮胎制造企业规模庞大,产品线丰富,涵盖各类汽车轮胎、工程轮胎等。随着城市扩张,厂区周边逐渐发展为人口密集区域,轮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影响日益凸显,居民投诉频繁。同时,环保法规趋严,企业面临巨大环保整改压力,急需对废气处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在炼胶工序,生胶与各类助剂(如炭黑、硫磺、促进剂等)混合加工,产生含有炭黑粉尘、有机挥发物(如苯乙烯、丁二烯、多环芳烃等)以及恶臭气体(如硫化氢、甲硫醇等)的废气。硫化工序中,橡胶在高温高压下交联固化,大量有机废气(如二硫化碳、噻吩类化合物等)挥发。成型工序虽废气产生量相对较少,但也有少量有机废气和粉尘散发。
- 处理工艺流程:采用 “冷凝回收 + 吸附浓缩 - 催化燃烧 + 生物除臭” 组合工艺。炼胶废气先进入冷凝装置,降低温度使部分高沸点有机废气冷凝回收,减少后续处理负荷。接着,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浓缩装置,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吸附饱和后通过热空气脱附,将低浓度、大风量废气浓缩为高浓度、小风量废气。高浓度废气进入催化燃烧装置,在催化剂作用下,有机废气在较低温度下燃烧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硫化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先通过生物除臭装置,利用微生物分解恶臭气体,再与经冷凝、吸附浓缩处理后的炼胶废气一同进入催化燃烧装置。成型废气直接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净化后排放。
- 最终效果:处理后,车间内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提升。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有机污染物、恶臭气体和粉尘含量大幅降低,远低于环保排放标准。周边居民投诉明显减少,企业顺利通过环保验收,避免环保处罚,保障正常生产运营,提升了企业环保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二:华南某中型轮胎厂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中型轮胎厂专注于生产摩托车轮胎和自行车轮胎。由于前期环保投入不足,废气处理设施简陋,生产废气肆意排放,不仅车间环境恶劣,对工人健康造成威胁,还引发周边居民强烈不满,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整改,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急需有效治理废气。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炼胶工序产生炭黑粉尘、有机挥发物(如甲苯、二甲苯等)以及少量恶臭气体。硫化工序主要产生二硫化碳、硫醇类等有机废气。废气成分相对大型轮胎厂较为简单,但排放浓度较高。
- 处理工艺流程:采用 “布袋除尘 + 活性炭吸附 + 光催化氧化” 工艺。炼胶废气先通过布袋除尘器,去除炭黑粉尘,防止其堵塞后续吸附设备。随后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大部分有机废气和恶臭气体。对于活性炭难以吸附的小分子有机废气,通过光催化氧化设备处理。光催化氧化设备利用紫外线激发催化剂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将有机废气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硫化废气经集气后,直接进入活性炭吸附 - 光催化氧化组合装置处理。
- 最终效果:经过治理,车间内废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粉尘和异味大幅减少,工人工作环境明显改善。排放到外界的废气达到环保标准,周边居民投诉减少,企业得以正常运营,逐步恢复市场信誉,为企业后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案例三:华北某小型轮胎翻新厂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小型轮胎翻新厂主要业务是对废旧轮胎进行翻新再利用。在翻新过程中,如打磨、涂胶、硫化等工序产生废气,由于工厂规模小,资金有限,一直缺乏有效的废气处理措施,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面临环保部门整治,企业为求生存,决定进行废气治理。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打磨工序产生橡胶粉尘。涂胶工序中,胶粘剂挥发产生有机废气,主要包含苯、甲苯、二甲苯等。硫化工序产生二硫化碳等含硫有机废气。
- 处理工艺流程:采用 “旋风除尘 + 活性炭吸附箱” 工艺。打磨废气先进入旋风除尘器,利用离心力去除大部分橡胶粉尘。涂胶和硫化废气混合后,与经旋风除尘的打磨废气一同进入活性炭吸附箱。活性炭吸附箱对有机废气和残留粉尘进行吸附,净化后的气体达标排放。
- 最终效果:处理后,工厂周边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虽然处理工艺相对简单,但满足了小型企业的环保需求和资金预算,企业能够继续经营,同时也为环保做出了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