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厂废气怎么处理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12 发表时间:2025-04-11
海绵厂废气处理综合分析
一、废气来源
海绵厂废气主要来源于发泡工序,涉及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生产过程。主要污染物包括:
- 聚醚多元醇:发泡剂的主要成分,挥发性强。
-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MDI):用于交联反应,具有毒性。
- 非甲烷总烃(NMHC):有机溶剂挥发产物。 其他工序如粘胶、灌装、熟化等也会释放少量有机废气。
二、典型处理案例
案例编号 |
客户类型 |
产生废气的生产工序 |
处理工艺流程 |
处理效果 |
案例1 |
家具制造企业(贵港项目) |
发泡、粘胶、喷粉烘干 |
气旋混流喷淋塔 → 干式过滤器 → 三级活性炭吸附 → 15m排气筒排放 |
颗粒物、非甲烷总烃、TDI等排放浓度符合《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案例2 |
海绵制品厂 |
发泡 |
两级活性炭吸附工艺(预处理+吸附塔) |
有机废气净化率≥90%,活性炭需定期更换 |
三、生产工序与废气成分对应关系
生产工序 |
废气成分 |
污染物浓度范围 |
发泡 |
聚醚多元醇、TDI、NMHC |
高浓度(1000-8000mg/m³) |
粘胶 |
少量NMHC、溶剂挥发物 |
低浓度(≤800mg/m³) |
灌装/熟化 |
残留有机物挥发 |
间歇性低浓度 |
四、处理工艺选择与效果对比
-
活性炭吸附法
- 适用场景:低浓度、大风量废气(≤800mg/m³)。
- 优势:操作简单、投资低、净化率≥90%。
- 局限:需定期更换活性炭,运行成本高。
-
催化燃烧(RCO)
- 适用场景:中高浓度废气(1000-8000mg/m³)。
- 优势:净化率≥99%,热回收效率≥95%。
- 局限:催化剂易中毒,需严格预处理。
-
UV光解净化法
- 适用场景:中低浓度、含恶臭气体。
- 优势:运行成本低、适应性强。
- 局限:对高浓度废气效果有限。
五、案例效果总结
- 贵港家具厂项目:
通过三级活性炭吸附,颗粒物排放速率降至1.75kg/h,非甲烷总烃≤5kg/h,达标率100%。
- 海绵制品厂两级吸附案例:
有机废气浓度从1200mg/m³降至50mg/m³以下,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六、建议与优化方向
- 工艺组合:高浓度废气优先采用“催化燃烧+活性炭吸附”,低浓度废气适用“UV光解+活性炭”。
- 预处理:安装喷淋塔或过滤器去除颗粒物,延长吸附剂寿命。
- 智能化管理:实时监测活性炭饱和度,避免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