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车间粉尘处理方法|工厂车间粉尘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14 发表时间:2025-04-14
案例一:某机械加工车间金属粉尘处理项目
项目背景
某通用机械加工厂拥有车床、铣床、磨床等设备 50 余台,以碳钢、铝合金为主要加工材料,采用干式切削工艺,产生大量金属粉尘(铁屑、铝屑)及少量切削液雾。初始粉尘浓度高达 1200mg/m³,车间粉尘弥漫,设备润滑系统因粉尘堵塞故障率升高,且铝粉属于可燃粉尘,存在爆炸风险。
废气成分及来源
- 金属粉尘:碳钢加工产生 Fe₃O₄粉尘(占比 60%),铝合金加工产生 Al₂O₃粉尘(占比 30%),来自工件切削破碎;
- 油雾:切削液(矿物油基)高速飞溅雾化形成(占比 10%,粒径 1-10μm)。
处理工艺流程
- 分区收集:
- 车床、铣床设侧吸式集气罩(罩口风速≥1.5m/s),磨床采用密闭负压罩,总收集效率≥95%;
- 管道分金属粉尘(主管道)与油雾(支管)两路,避免黏性油雾堵塞粉尘管道。
- 预处理:
- 金属粉尘线:前端安装旋风除尘器,去除≥15μm 粗颗粒(分离效率 75%),减少后续滤袋负荷;
- 油雾线:采用离心式油雾分离器,回收液态切削液(回收率 90%)。
- 核心处理:
- 粉尘系统:防爆型脉冲布袋除尘器(防静电滤料,过滤精度≤1μm),处理风量 20000m³/h,过滤风速 0.9m/min;
- 油雾系统:后端串联静电油雾净化器(电压 15kV),去除细微油雾(效率≥98%)。
- 安全保障:
- 粉尘管道设火花探测器 + 喷淋装置,除尘器配置卸爆片;
- 风机采用防爆电机,系统接地电阻<4Ω。
- 排放:净化后废气经 15m 排气筒排放,配套在线粉尘浓度监测仪。
最终效果
- 金属粉尘排放浓度降至10mg/m³(优于 GB16297-1996 标准),油雾排放浓度≤8mg/m³;
- 车间粉尘浓度从 1.2mg/m³ 降至 0.2mg/m³(符合 GBZ2.1 职业接触限值);
- 切削液年回收量达 30 吨,金属粉尘回收再利用节约原材料成本约 50 万元 / 年;
- 设备故障率下降 60%,粉尘爆炸风险有效控制。
案例二:某化工粉料车间粉尘治理项目
项目背景
某化肥厂粉料车间生产复合肥,涉及磷酸铵、尿素等粉料的破碎、筛分、包装工序,产生大量水溶性粉尘(NH₄PO₄、CO (NH₂)₂)及游离氨(NH₃),初始粉尘浓度 800mg/m³,氨浓度 15ppm,粉尘吸湿后易黏结堵塞管道,且氨气异味扰民。
废气成分及来源
- 化学粉尘:磷酸铵、尿素颗粒(粒径 5-50μm),来自物料破碎筛分;
- 氨气:尿素储存过程中少量分解,包装工序无组织排放。
处理工艺流程
- 密闭收集:
- 破碎机、筛分机、包装机设全密闭罩 + 软连接抽风,罩内保持 - 50Pa 负压,收集效率≥99%;
- 管道内壁做防黏涂层(聚四氟乙烯),坡度≥5° 防止粉尘沉积。
- 预处理:
- 旋风除尘器去除≥20μm 粗颗粒(分离效率 80%),回收的粗粉返回生产流程;
- 喷淋洗涤塔(循环水 + 稀硫酸中和液)去除氨气(吸收效率≥90%),pH 值自动控制在 4-5。
- 深度处理:
- 防水型滤筒除尘器(PTFE 覆膜滤材,耐腐蚀性强),处理风量 18000m³/h,过滤风速 0.7m/min;
- 洗涤塔废水经沉淀池 + 压滤机处理,污泥作为原料回用。
- 排放:净化后废气经 20m 排气筒排放,配套 NH₃在线监测仪。
最终效果
- 粉尘排放浓度降至15mg/m³(优于 GB31573-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氨气排放浓度≤1ppm(低于 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 车间无可见粉尘,异味投诉归零;
- 粉尘回收量达 2 吨 / 天,废水零排放,年节约水资源 1.2 万吨。
案例三:某木器加工车间木屑粉尘处理项目
项目背景
某家具厂木工车间含开料机、砂光机、雕刻机等设备,加工松木、密度板等材料,产生大量木屑粉尘(木纤维、树脂颗粒)及甲醛(密度板胶黏剂释放),初始粉尘浓度 600mg/m³,甲醛浓度 0.3mg/m³(超标 1 倍),木屑堆积易引发火灾,且长期吸入木尘有致癌风险。
废气成分及来源
- 木屑粉尘:木材切削、砂光产生的木纤维(占比 80%,粒径 10-100μm),密度板加工释放的脲醛树脂粉尘(占比 20%);
- 甲醛:密度板、胶合板中的胶黏剂(脲醛树脂)受热释放。
处理工艺流程
- 高效收集:
- 开料机设下吸式集尘平台,砂光机连接管道式吸尘口,收集效率≥95%;
- 采用 Φ400mm 不锈钢管道,内壁光滑减少粉尘滞留。
- 预处理:
- 重力沉降室去除≥50μm 木屑(分离效率 60%),回收的粗木屑用于生物质燃料;
- 初效过滤器(G4 级)拦截≥10μm 颗粒,保护后续设备。
- 核心处理:
- 脉冲滤筒除尘器(拒水防油滤材,过滤精度≤5μm),处理风量 25000m³/h,过滤风速 1.0m/min;
- 后端串联活性炭吸附箱(填充蜂窝状活性炭,碘值≥800mg/g),去除甲醛等有机废气,停留时间≥2s。
- 安全措施:
- 管道设防火阀(温度≥70℃自动关闭),除尘器设 CO 浓度监测仪;
- 电气系统防爆设计,定期清理管道积尘。
最终效果
- 木屑粉尘排放浓度降至12mg/m³(符合 GB16297-1996 标准);
- 甲醛排放浓度≤0.08mg/m³(达到 GB/T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车间木尘浓度从 0.8mg/m³ 降至 0.1mg/m³,无明显异味;
- 年回收木屑 300 吨,转化为生物质颗粒燃料,节约燃料成本 30 万元;
- 火灾风险显著降低,近三年未发生粉尘相关安全事故。
共性技术要点与总结
- 针对性设计:
- 金属粉尘:需防爆(防静电滤材、卸爆装置)、火花探测,优先回收利用;
- 化工粉尘:考虑防潮、防黏结(PTFE 覆膜、管道坡度),结合洗涤塔处理气态污染物;
- 木屑粉尘:防火(温度监测、防火阀)、兼顾 VOCs 处理(活性炭吸附),粗料回收资源化。
- 安全与经济性平衡:
- 可燃粉尘系统必须配置防爆措施(如案例一、三),高湿度环境需防滤袋结露(案例二);
- 粉尘回收(金属屑、木屑、化工粉料)可直接降低废料处理成本,实现 “以废补治”。
- 排放标准遵循:
- 粉尘排放参考 GB16297、行业特定标准(如 GB31573),车间浓度执行 GBZ2.1 职业接触限值;
- 涉及 VOCs、恶臭气体需额外处理(如案例二、三的洗涤塔、活性炭吸附)。
以上案例通过 “源头收集 - 分级处理 - 安全保障 - 资源回收” 的全流程设计,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职业健康保护及经济效益提升,为同类工厂车间治理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