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粉尘臭气异味VOCs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3 发表时间:2025-04-21
案例一:精密模具加工车间粉尘处理
项目背景
某精密模具加工厂在铝制模具打磨过程中产生大量金属粉尘(主要为铝粉),粉尘粒径细微(1-10μm),且铝粉在空气中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原有除尘设备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需升级防爆型除尘系统。
废气成分及来源
- 主要成分:铝金属粉尘、微量油雾。
- 来源:数控磨床加工铝制模具时产生的金属碎屑,以及设备润滑过程中挥发的油雾。
处理工艺流程
- 源头控制:在磨床工作台加装密闭吸尘罩,减少粉尘扩散。
- 集中收集:通过防静电管道将粉尘输送至中央集尘系统,管道内设置火花捕捉器,防止铝粉爆炸。
- 过滤分离:采用防爆型布袋除尘器,滤袋材质为防静电覆膜滤料,过滤效率≥99%;配套脉冲喷吹清灰系统,避免滤袋堵塞。
- 排放监控:尾气经检测后通过15米高烟囱排放,粉尘浓度<10mg/m³。
最终效果
- 粉尘收集效率达98%,排放浓度低于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限值;
- 年回收铝粉约2.5吨,实现资源化利用;
- 系统配备防爆泄压阀和湿度监控,彻底消除爆炸风险。
案例二:刀具磨削车间碳化钨粉尘处理
项目背景
某刀具制造厂在硬质合金刀具磨削过程中产生碳化钨粉尘,粉尘粒径细小(0.5-5μm),具有高硬度、易扬尘特性,长期吸入可导致工人矽肺病,需定制高效湿式除尘方案。
废气成分及来源
- 主要成分:碳化钨颗粒、钴粘结剂粉尘。
- 来源:数控磨床对硬质合金刀具进行精密磨削时产生的超细粉尘。
处理工艺流程
- 湿式抑尘:在磨床加工区加装水雾喷淋装置,抑制粉尘扩散。
- 负压收集:采用侧吸式集气罩,风速控制为1.2m/s,确保细小粉尘有效捕集。
- 多级净化:
- 一级处理:旋风分离器去除>10μm的粗颗粒;
- 二级处理:湿式除尘器通过水膜吸附0.5-10μm的细颗粒,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增强润湿性;
- 三级处理:活性炭吸附塔去除微量挥发性有机物。
- 废水处理:循环水经沉淀池+板框压滤机处理,污泥作为危废委托专业机构处置。
最终效果
- 总粉尘去除率≥99.5%,车间内粉尘浓度从35mg/m³降至1.2mg/m³;
- 年减少废水排放量300吨,实现闭式循环;
- 工人职业病发病率下降90%。
案例三:汽车零部件压铸车间粉尘治理
项目背景
某汽车零部件厂在铝合金压铸件打磨工序中产生混合粉尘(含铝粉、树脂砂颗粒),粉尘粘附性强,原有布袋除尘器频繁堵塞,改造为滤筒除尘系统。
废气成分及来源
- 主要成分:铝合金粉尘(粒径2-50μm)、酚醛树脂粘结剂挥发性有机物。
- 来源:压铸件毛坯的砂轮打磨和抛光工序。
处理工艺流程
- 预处理:在打磨工位安装旋风分离器,去除大颗粒树脂砂(>50μm)。
- 核心过滤:采用垂直安装的PTFE覆膜滤筒,过滤精度0.3μm,配套压缩空气脉冲反吹系统,清灰压力0.5-0.7MPa。
- 智能控制:压差传感器实时监测滤筒阻力,阻力>1200Pa时自动启动反吹。
- 热能回收:净化后气体通过换热器回收余热,用于车间冬季供暖。
最终效果
- 设备运行阻力稳定在800-1000Pa,较原系统能耗降低40%;
- 粉尘排放浓度<8mg/m³,年减排颗粒物4.8吨;
- 滤筒寿命延长至18个月,维护成本减少60%。
以上案例综合了防爆设计、湿法抑尘、热能回收等特色工艺,如需查看完整技术细节,可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