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废气怎么处理方法|钢铁行业烧结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9 发表时间:2025-04-23
烧结废气全链条解析及案例实证
一、废气来源解析
烧结废气主要产生于以下环节(附流程图):
- 原料准备系统
- 粉尘产生:原料解收、混合、破碎、筛分、运输产生Fe₂O₃、SiO₂粉尘。
- 湿法除尘:露天原料场采用喷水雾抑尘,转运点设置密闭抽风系统。
- 混合料系统
- 热返矿工艺:产生高温、高湿、高含尘废气(含尘浓度达5-15g/m³)。
- 冷返矿工艺:仅物料转运点产生含尘废气,推荐优先采用。
- 烧结机运行
- 抽风带式烧结机:产生含Fe₂O₃、CaO粉尘及SO₂、NOₓ的废气(SO₂浓度500-7000mg/m³)。
- 温度变化:烟气温度120-180℃,低温烧结技术可降至80℃。
- 卸矿及整粒系统
- 破碎、筛分:产生含尘废气,推荐干法除尘以便粉尘回收。
二、废气成分详解
成分类型 |
主要来源 |
化学特性 |
环保标准依据 |
粉尘 |
原料破碎、烧结机排放 |
Fe₂O₃(36-78%)、SiO₂、CaO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SO₂ |
燃料燃烧(硫含量>0.5%) |
浓度波动大(500-7000mg/m³) |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3-2012) |
NOₓ |
高温燃烧 |
协同控制难度大 |
同上 |
腐蚀性气体 |
HCl、HF |
与水蒸气结合形成酸雾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
重金属 |
Hg、Pb |
吸附于亚微米颗粒 |
《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 |
三、处理工艺对比
工艺类型 |
技术原理 |
适用场景 |
优缺点 |
粉尘治理 |
|
|
|
- 电除尘器 |
静电吸附 |
大风量、高温烟气 |
效率99%,投资高 |
- 袋式除尘器 |
过滤拦截 |
细颗粒、低温烟气 |
效率>99.9%,需防高温烧袋 |
SO₂治理 |
|
|
|
- 高烟囱排放 |
稀释扩散 |
低硫原料场景 |
经济性高,污染转移 |
- 湿法脱硫 |
石灰石-石膏法 |
高浓度SO₂ |
效率>95%,副产物可回收 |
协同处理 |
|
|
|
- 急冷塔+ESP+袋式+湿法脱硫+WESP |
多级净化 |
超低排放需求 |
成本高,效果优 |
工艺实证:
- 某钢铁厂案例:采用“急冷塔+静电除尘+袋式除尘+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组合工艺,颗粒物排放从800mg/m³降至5mg/m³,SO₂从300mg/m³降至20mg/m³,年减排粉尘1.2万吨。
四、典型案例与法律风险
1. 成功案例
- 化工厂石灰石煅烧窑治理:采用脉冲布袋除尘+文丘里洗涤塔+电除雾器,粉尘排放从1200mg/m³降至5mg/m³,HF浓度从5mg/m³降至0.1mg/m³,避免居民投诉。
2. 处罚案例
- 某烧结厂超标排放:因SO₂浓度超标(700mg/m³),被环保部门处罚并限产(《大气污染防治法》第99条)。
合规建议:
- 定期检测烟气成分,建立脱硫脱硝设施运行台账。
- 采用在线监测设备,确保排放符合《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五、结论
烧结废气治理需结合工艺特点选择技术路线:
- 粉尘:优先电除尘器(高温场景)或袋式除尘器(低温场景)。
- SO₂:高浓度选湿法脱硫,低浓度选高烟囱排放。
- NOₓ: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或SCR脱硝。
风险提示:未合规操作可能面临环保处罚及限产,建议企业加强源头控制(如使用低硫原料)并优化末端治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