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厂废气处理方法|机械加工制造车间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17 发表时间:2025-04-07
案例一: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机械制造企业规模庞大,业务涵盖重型机械、通用机械等多个领域,生产车间众多,设备密集。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张,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气量剧增,对车间环境及周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引发周边居民频繁投诉。同时,环保部门对其废气排放监管日益严格,企业面临巨大环保整改压力,急需全面升级废气处理系统。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在机械加工的切削工序中,为降低刀具与工件间摩擦、提高加工精度,会使用切削液,切削液受热挥发产生含油雾废气,其中包含矿物油、合成酯、表面活性剂等成分。焊接工序产生焊接烟尘,主要由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锰等)、氟化物以及焊接材料中的有机物热解产物组成。打磨工序产生大量金属粉尘,如铁、铝、不锈钢等金属碎屑,以及因打磨辅料(如砂纸)磨损产生的细微颗粒。喷漆工序使用的油漆含有大量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等,挥发形成有机废气。
- 处理工艺流程:针对不同工序废气特点,采用组合处理工艺。切削工序产生的含油雾废气,先通过静电油雾净化器,利用高压电场使油雾颗粒带电吸附在电极板上,去除大部分油雾,再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残留有机废气。焊接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进入布袋除尘器,过滤掉金属氧化物烟尘和大颗粒污染物,随后进入光催化氧化设备,利用紫外线激发催化剂产生的强氧化性自由基,分解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氟化物等有害物质。打磨废气直接引入布袋除尘器,高效拦截金属粉尘。喷漆废气先经水帘喷漆房,利用水帘去除大部分漆雾颗粒,然后进入活性炭吸附 - 脱附 + 催化燃烧装置,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吸附饱和后通过热空气脱附,将高浓度有机废气送入催化燃烧装置,在催化剂作用下燃烧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达标排放。
- 最终效果:处理后,车间内空气质量显著提升,粉尘、油雾和异味大幅减少,为工人创造了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职业病发生率显著降低。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金属氧化物烟尘、氟化物、有机废气以及粉尘等污染物浓度远低于环保排放标准,周边居民投诉明显减少。企业顺利通过环保验收,避免环保处罚,提升了环保形象,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案例二:某中型汽车零部件加工厂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汽车零部件加工厂专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生产。因前期环保投入不足,废气处理设施简陋,生产过程中废气肆意排放,不仅车间环境恶劣,危害工人健康,还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引起环保部门关注并责令限期整改。企业为持续经营,急需有效治理废气。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在零部件的机加工工序,切削液挥发产生油雾废气。热处理工序中,金属工件在加热、冷却过程中,表面油污、杂质燃烧或挥发,产生含油烟雾及有机废气。在零部件清洗工序,使用的清洗剂多为有机溶剂,挥发形成有机废气,如三氯乙烯、丙酮等。
- 处理工艺流程:采用 “冷凝回收 + 活性炭吸附 + 催化燃烧” 工艺。机加工和热处理产生的含油雾和有机废气,先进入冷凝装置,降低废气温度,使部分高沸点油雾和有机废气冷凝回收,减少后续处理负荷。然后,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活性炭吸附剩余有机废气。对于吸附饱和的活性炭,通过热空气脱附,将高浓度有机废气送入催化燃烧装置,在催化剂作用下燃烧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净化后的气体达标排放。清洗工序废气直接引入活性炭吸附 - 催化燃烧装置处理。
- 最终效果:经过治理,车间内废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工人健康得到保障。排放的废气达到环保标准,企业顺利通过整改验收,恢复正常生产,环保形象提升,为企业赢得市场信任。
案例三:某小型机械配件加工厂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小型机械配件加工厂主要生产各类小型机械配件,因规模小、资金有限,一直缺乏完善废气处理措施,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气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居民投诉不断。随着环保意识在周边区域普及,企业为改善形象、继续经营,决定开展废气治理。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主要在机械加工的打磨、抛光工序产生金属粉尘,以及少量因设备润滑油脂挥发产生的油雾。部分配件表面涂装工序使用的油漆,挥发产生少量有机废气。
- 处理工艺流程:采用 “滤筒除尘器 + 活性炭吸附箱” 工艺。打磨、抛光产生的含尘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进入滤筒除尘器,滤筒除尘器对金属粉尘过滤效率高,能有效拦截粉尘。含油雾和有机废气的空气,与经滤筒除尘后的废气混合,进入活性炭吸附箱,活性炭吸附油雾和有机废气,净化后的气体达标排放。
- 最终效果:处理后,加工厂周边异味和粉尘明显减少,空气质量提升,居民投诉减少。虽然处理工艺相对简单,但满足小型企业环保需求和资金预算,企业得以正常运营,为周边环境改善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