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厂粉尘处理案例|塑料厂粉尘废气怎么处理方法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15 发表时间:2025-04-11
案例一:树脂原料加工粉尘治理
项目背景
某塑料厂在树脂原料搅拌和运输环节产生粘性粉尘,车间粉尘浓度高达300mg/m³,长期影响工人健康并污染周边环境。
废气成分与来源
- 主要成分:树脂粉尘(含聚氯乙烯、聚乙烯颗粒)、微量有机挥发物。
- 来源:树脂原料的破碎、投料搅拌、输送带运输等环节,粉尘粒径集中在0.5-5μm,具有粘附性强、易结块特性。
处理工艺流程
- 预处理:设置覆膜滤筒拦截大颗粒粉尘,防止设备堵塞。
- 核心除尘:采用脉冲布袋除尘器(覆膜滤袋),含尘气体经挡风板分流后,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外表面,净化效率达99%以上。
- 清灰系统:通过压缩空气脉冲喷吹技术,自动清除滤袋积灰,确保连续运行。
- 排放:处理后废气经15m烟囱达标排放。
最终效果
- 粉尘排放浓度降至≤30mg/m³,优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一级限值(120mg/m³);
- 设备运行阻力≤1200Pa,年维护成本降低40%。
案例二:塑料造粒车间粉尘与有机废气综合治理
项目背景
某造粒厂在高温熔融挤出工艺中,产生含焦油颗粒的混合废气,原有设备频繁堵塞且异味明显。
废气成分与来源
- 主要成分:聚丙烯/聚乙烯粉尘、非甲烷总烃(浓度200-500mg/m³)、微量苯系物。
- 来源:造粒机熔融挤出段(温度180-220℃),粉尘与有机挥发物混合排放。
处理工艺流程
- 预处理:
- 旋流喷淋塔:降温至60℃以下,去除50%以上焦油颗粒;
- 静电除油器:进一步捕集0.1-10μm的油性颗粒,效率达85%。
- 深度净化:
- 滤筒除尘器:采用PTFE覆膜滤材,处理剩余粉尘;
- RCO催化燃烧:对非甲烷总烃进行氧化分解,去除率>90%。
- 智能控制:PLC系统实时监测压差和温度,自动调节清灰频率。
最终效果
- 总粉尘排放<20mg/m³,非甲烷总烃<60mg/m³,符合《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 设备连续运行周期从15天延长至90天,年节省耗材费用约12万元。
共性技术总结
- 设备选型要点:粘性粉尘优先选用覆膜滤袋/滤筒,高温废气需搭配降温预处理。
- 经济性对比:
- 布袋除尘器投资成本较低(约8-15万元/套),适合中小规模企业;
- 滤筒除尘器占地更小,但滤材更换成本高30%。
- 安全设计:粉尘浓度超20g/m³需设置泄爆片和火花捕集器,防止燃爆风险。
以上案例显示,结合粉尘特性选择分级处理工艺,可显著提升达标率并降低运维成本。具体方案需根据原料类型、产能规模和排放标准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