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厂酱油厂醋厂酿造厂废水怎么处理方法|酿造废水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3 发表时间:2025-04-29
酿造厂废水介绍
废水来源
酿造厂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包括:
- 原料处理:谷物(如麦芽、大米)浸泡、清洗产生的废水。
- 发酵工序:发酵罐清洗、残液排放,含高浓度有机物和代谢产物。
- 设备清洗:生产结束后设备、管道的冲洗水,携带残留糖分、蛋白质等。
- 蒸馏冷凝水(如白酒厂):含挥发性有机物和悬浮物。
- 冷却水:部分循环冷却水排放,可能含无机盐类。
主要成分
- 高浓度有机物:化学需氧量(COD)通常为10,000–50,000 mg/L,包括糖类、氨基酸、乙醇、蛋白质等。
- 悬浮物(SS):谷物残渣、酵母菌体等,含量较高。
- 氮磷营养物:来自原料和发酵过程,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 pH波动:偏酸性(如啤酒废水)或碱性(如白酒蒸馏废水)。
- 无机盐:如氯化物、硫酸盐(来自原料和添加剂)。
酿造厂废水处理案例
案例1:某大型啤酒厂废水处理项目
客户背景
- 企业名称:某国际知名啤酒集团(中国华东地区工厂)
- 生产规模:年产能50万吨,日均废水排放量约3,000 m³。
- 废水特点:
- COD:15,000–30,000 mg/L,BOD₅/COD≈0.5(可生化性较好)。
- 高悬浮物(SS≥2,000 mg/L),含大量破损酵母和谷物残渣。
- 低温季节性波动(夏季水温高,冬季偏低)。
处理工艺
-
预处理:
- 粗格栅+细格栅:去除大型固体杂质(如麦壳、包装碎片)。
- 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设搅拌器防止沉淀。
- 气浮池:投加PAC(聚合氯化铝)和PAM(聚丙烯酰胺),去除SS和胶体物质,SS去除率达80%。
-
厌氧处理:
- 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 容积负荷:5–8 kgCOD/m³·d,HRT=12小时。
- COD去除率≥75%,产沼气用于锅炉燃烧,年节约燃料成本约200万元。
-
好氧处理: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
- 分3级曝气池,DO控制在2–4 mg/L,污泥浓度MLSS=3,000 mg/L。
- 进一步降解有机物,COD去除率达90%以上。
-
深度处理:
- 混凝沉淀+砂滤:补充去除残留悬浮物和胶体。
- 紫外线消毒:杀灭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满足排放标准。
处理效果
- 出水COD≤500 mg/L,SS≤200 mg/L,达到《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21-2005)。
- 沼气年产量约400万m³,替代燃煤减少CO₂排放8,000吨。
亮点:
- 厌氧与好氧组合工艺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运行成本低于纯好氧工艺。
- 资源化利用沼气,实现碳中和目标。
案例2:绍兴某传统黄酒厂废水治理工程
客户背景
- 企业名称:浙江某百年黄酒企业(年产量10万吨)
- 废水特点:
- 高黏度有机废水:COD达30,000–50,000 mg/L,含糯米残渣、酒糟和微生物代谢产物。
- 酸性强:pH=4–5(因发酵工艺),腐蚀性强。
- 季节性排放:冬季酿酒高峰期废水量激增。
处理工艺
-
预处理:
- 中和调节池:投加NaOH调节pH至6.5–8.5,减轻后续设备腐蚀。
- 固液分离:离心机分离酒糟(外运作饲料),液体进入调节池。
-
高温厌氧处理:
-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 反应温度55℃,HRT=24小时,COD去除率≥85%。
- 产沼气纯度高(甲烷≥65%),用于厂区供热和发电。
-
好氧+MBR工艺:
-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 膜生物反应器(MBR):
-
回用与排放:
- 50%处理水回用于洗瓶、冷却,减少新鲜水消耗。
- 剩余达标排放(COD≤300 mg/L,符合GB 27631-2011)。
处理效果
- 日均处理量800 m³,年节水成本超100万元。
- 酒糟资源化利用率达90%,减少固废处置费用。
亮点:
- IC反应器适应高浓度、酸性废水,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 MBR工艺保障出水稳定性,实现部分工业水回用。
案例总结与技术启示
-
核心工艺选择:
- 高浓度有机废水(COD>10,000 mg/L)优先采用厌氧处理(UASB/IC),降低后续好氧负荷。
- 好氧工艺(生物接触氧化、SBR)进一步降解有机物,深度处理(混凝、膜分离)确保达标。
-
资源化方向:
- 沼气发电/供热替代化石能源,降低碳足迹。
- 酒糟、酵母残渣回收作饲料或肥料,提升经济效益。
-
挑战与对策:
- 酸性废水腐蚀:中和池+不锈钢/玻璃钢材质设备。
- 季节性冲击:调节池容量设计需覆盖高峰流量(如黄酒厂冬季储备池)。
通过上述案例可见,酿造废水处理需结合水质特点、企业规模及地域环保要求,采用“预处理-厌氧-好氧-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兼顾效率与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