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废气具有异味明显、成分复杂、湿度高的特点,主要含挥发性有机物(VOCs)、硫化氢(H₂S)、酯类、氨气等污染物,部分工艺(如发酵、高温杀菌)还会产生粉尘和二氧化碳(CO₂)。废气排放点多且分散,需针对性治理以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主要来源
典型污染物成分
背景与痛点
某大型果汁厂(年产能50万吨)发酵车间废气含高浓度H₂S(峰值50ppm)、乙醇(800mg/m³),原采用单一碱液喷淋处理,H₂S去除率仅60%,且设备腐蚀严重,周边居民投诉异味扰民。
处理工艺升级
成效
H₂S浓度<1ppm,VOCs排放<30mg/m³,设备寿命延长3倍,获“省级环保示范项目”称号,年节省运维成本50万元。
背景与痛点
某碳酸饮料厂(年产量100万吨)灌装线因瓶内CO₂释放导致车间VOCs(乙酸乙酯)浓度达200mg/m³,同时CO₂逸散浪费严重(年损失约1.2万吨),原有活性炭吸附系统更换频繁(每月2次),成本高昂。
处理方案
成效
VOCs排放<20mg/m³,CO₂回收价值年增600万元,活性炭更换周期延长至6个月,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食品饮料废气治理需遵循“源头收集-分质处理-资源回用”路径,结合行业特性选择经济高效的组合工艺,兼顾环境合规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