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厂电镀园区废水处理案例|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6 发表时间:2025-04-30
一、电镀厂废水来源
电镀废水主要来源于电镀生产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具体包括:
- 镀件清洗水:电镀前后对镀件进行酸洗、碱洗及漂洗产生的废水,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 废电镀液:长期使用后需更换的失效镀液,含有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及有机添加剂。
- 车间地面冲洗水:清洁车间地面、设备及工具时产生的废水,可能混入多种污染物。
- 退镀及后处理废水:退镀槽液、钝化等工艺产生的废水,含氰化物、酸碱及重金属。
二、电镀厂废水成分
电镀废水成分复杂,主要包括:
- 重金属离子:如Cr⁶⁺、Cr³⁺、Ni²⁺、Cu²⁺、Zn²⁺、Cd²⁺等,部分为致癌、致畸物质。
- 有机污染物:光亮剂(如糖精、苄叉丙酮)、络合剂(EDTA、柠檬酸)、表面活性剂等。
- 酸碱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废水pH波动大。
- 其他污染物:氰化物、硫化物及金属氧化物等。
三、电镀厂废水处理案例
案例1:青岛某精密制造企业(水清木华环境工程)
客户背景:
该企业主要从事精密金属制造,电镀废水含六价铬、铜、镍等重金属,进水水质复杂(六价铬≤50mg/L,总镍≤30mg/L)。
处理工艺:
- 分类处理:
- 含铬废水:Cr⁶⁺还原为Cr³⁺后沉淀。
- 含铜、镍废水:化学沉淀法去除重金属。
- 污泥干化:采用低温蒸发设备减少污泥量至原体积的1/3,降低危废处置成本。
效果:
出水六价铬<0.2mg/L,总镍<0.5mg/L,达标排放。客户反馈污泥处理费用节省显著。
案例2:扬州景杨表面工程有限公司(某环保工程公司)
客户背景:
扬州景杨为金属表面处理企业,废水类型包括酸碱废水、含镍、锌镍、锡、高COD废水等,水量波动大。
处理工艺:
- 连续处理:对酸碱、锌镍、锡、高COD废水采用连续工艺,经济性高。
- 批次处理:对化学镍、含铜、含铬废水采用批次处理,灵活应对小水量。
- 膜分离技术: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实现废水回用率60%-80%。
效果:
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回用水质SDI≤5,浊度<0.2NTU,减少新鲜水消耗。
四、总结
电镀废水处理需结合分类预处理、化学沉淀、膜分离等技术,同时注重污泥资源化。典型案例表明,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创新(如低温蒸发、膜技术),可实现高效达标排放及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