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废水怎么处理|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废水如何处理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7 发表时间:2025-05-07
锅炉废水介绍
锅炉废水是锅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包含高盐分、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盐度升高、生态破坏)。其治理需结合水质特点和排放标准,采用针对性技术实现资源化或达标排放。
锅炉废水来源与成分
来源
- 锅炉排污水:为降低炉水硬度、去除杂质,定期排放的高浓度盐水(约占锅炉水的5%-10%)。
- 化学水处理再生废水:锅炉补给水预处理(如反渗透、离子交换)产生的浓水。
- 冷却系统排水:锅炉辅机(如泵、风机)冷却水系统排污,含少量油污、悬浮物。
- 锅炉清洗废水:酸洗或碱洗锅炉管道时产生的废液,含高浓度酸/碱及腐蚀产物。
成分特点
污染物 |
典型浓度 |
危害 |
盐分 |
TDS 5,000-50,000 mg/L |
导致水体盐度升高,影响农业及饮用水安全15。 |
重金属 |
Fe³⁺、Cu²⁺、Zn²⁺ |
毒性积累,危害水生生物3。 |
有机物 |
COD 50-200 mg/L |
来自锅炉腐蚀产物、化学药剂残留,消耗水中氧气1。 |
酸碱度 |
pH 2-12 |
强酸性或碱性废水腐蚀管网,需中和处理3。 |
硅酸盐 |
50-200 mg/L |
结垢倾向,影响回用设备运行5。 |
锅炉废水处理案例
案例一:河北某热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
背景:
该电厂装机容量2×660MW,湿法脱硫工艺每年产生约15万吨脱硫废水,含高浓度Cl⁻(20,000 mg/L)、F⁻(50 mg/L)、重金属(Hg、Pb)及石膏颗粒。因当地环保要求实现“废水零排放”,需技术升级。
处理工艺:
- 预处理:
- 中和反应:投加石灰浆调节pH至8.5-9.5,去除大部分F⁻并沉淀重金属(生成CaF₂、Cu(OH)₂等)。
- 混凝沉淀:加入PFS(聚合硫酸铁)和PAM,去除悬浮物及胶体,SS从500 mg/L降至<50 mg/L。
- 深度处理:
- 多级膜浓缩:采用“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组合工艺,分阶段浓缩废水,回收70%淡水用于脱硫塔补水。
- MVR蒸发结晶:浓缩液(仅剩30%)通过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器结晶,析出杂盐(主要成分CaSO₄·2H₂O、NaCl),干燥后填埋。
成效:
- 实现脱硫废水全部回用,年节约新鲜水成本300万元;
- 杂盐纯度达工业盐标准(Cl⁻>95%),外售收益约200万元/年;
- 技术亮点:膜浓缩减量+MVR蒸发结晶联合技术,解决高盐废水零排放难题13。
案例二:江苏某化工厂锅炉化学废水资源化利用
背景:
该厂使用燃气锅炉(蒸发量50t/h),水处理系统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工艺,每日产生约200吨含盐废水(Cl⁻ 3,000 mg/L、Na⁺ 2,500 mg/L),原直接排放导致园区污水处理厂负荷过高。企业需实现废水内部循环,降低环保压力。
处理工艺:
- 分类收集:
- 将离子交换再生废水(高盐)与锅炉定排废水(高硬度)分开处理,避免混合增加处理难度。
- 软化除硬:
- 定排废水通过氢离子交换柱去除Ca²⁺、Mg²⁺,出水硬度降至<50 mg/L(以CaCO₃计)。
- 分质回用:
- 软化水回用于锅炉补给水预处理阶段;
- 高盐废水经“电渗析”脱盐,淡室产水回用至循环冷却水系统,浓室浓水蒸发结晶回收NaCl(纯度>98%)。
- 智能控制:
- 部署在线监测系统(pH、电导率、硬度),联动调节处理参数,确保回用水质稳定。
成效:
- 废水回用率>85%,年减少淡水消耗15万吨;
- 回收工业盐500吨/年,收益覆盖处理成本;
- 创新点:分质处理+电渗析脱盐技术,实现废水资源化与低成本运营56。
总结
锅炉废水处理需根据水质特性选择技术:
- 高盐废水:膜浓缩(RO/NF)+蒸发结晶(MVR/多效蒸发)实现零排放或盐资源化;
- 中低盐废水:离子交换、电渗析或混凝沉淀结合回用;
- 含重金属/有机物:需预处理(中和、混凝)或高级氧化(Fenton、臭氧)保障达标。
未来趋势将聚焦分质处理、资源回收(如盐、石膏)及智能化管控,推动绿色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