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药厂废气怎么处理|医药制药厂废气如何处理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3 发表时间:2025-05-05
医药厂废气介绍及来源
医药厂废气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溶剂使用、微生物代谢等环节,具有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大、含生物活性物质等特点。根据显示,其主要来源包括:
- 发酵车间:抗生素、维生素等生物发酵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如乙醇、丙酮,以及硫化氢、氨气等恶臭气体。
- 化学合成车间: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挥发,反应产生的酸性气体(HCl、SO₂)和氮氧化物。
- 干燥与制剂车间:药物干燥、压片等工序产生的粉尘与低沸点溶剂废气。
- 溶剂储运环节:乙醇、丙酮等溶剂的存储和运输泄漏。
- 污水处理站:厌氧反应释放的硫化氢、甲烷等气体。
主要成分分析
根据,医药废气核心成分包括:
- VOCs:乙醇、丙酮、乙酸乙酯、DMF等(占比60%-80%);
- 恶臭物质:硫化氢、氨气、硫醚类;
- 酸性气体:氯化氢、二氧化硫;
- 颗粒物:药物粉尘、微生物孢子;
- 高毒性物质:氯仿、苯系物(化学合成类车间)。
医药厂废气处理典型案例
案例一:北京市某呼吸类药品生产企业(RCO工艺)
项目背景
该企业生产呼吸类药品,废气主要来自胶囊填充和压片工艺,含高浓度乙醇(2000 mg/m³),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原设备无法满足北京市《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处理方案
- 工艺路线:前处理(粉尘过滤)+ RCO蓄热式催化燃烧
- 技术参数:RCO燃烧温度350℃,催化剂为铂-钯合金,停留时间≥1.2秒
- 设备配置:旋风除尘器、阻火器、陶瓷蓄热体模块
治理效果
处理后非甲烷总烃≤20 mg/m³,热回收效率达95%,年节省燃气费用约45万元。第三方检测显示VOCs去除率>98%。
案例二:浙江省某抗生素制药厂(复合工艺)
项目背景
该厂发酵车间废气含乙醇、丁醇及微量二甲基甲酰胺(DMF),风量波动大(5000-18000 m³/h),需同时处理酸性气体(HCl 50 ppm)。
核心技术
采用 "酸碱喷淋+生物滤池+改性活性炭吸附" 组合工艺:
- 预处理:NaOH喷淋塔去除HCl(效率>90%);
- 生物降解:定制菌种的生物滤池处理VOCs(空床停留时间45秒);
- 深度净化:硅藻土改性活性炭吸附残留DMF(吸附容量提升40%)。
成效数据
- VOCs排放浓度:<30 mg/m³
- DMF回收率:92%
- 运维成本降低35%(通过热空气再生系统)。
行业技术趋势
根据,当前主流技术正向 模块化智能系统 发展,例如:
- 沸石转轮+RTO:适用于高湿度废气(如发酵尾气),转轮脱水率可达80%;
- 等离子体耦合光催化:针对含病毒孢子的生物废气,灭活效率>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