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厂废水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过程废水:在药物合成、提取、精制等环节中产生,含有未反应的原料、中间体、溶剂、催化剂等。
清洗废水:设备和管道的定期清洗会产生大量废水,含有残留药物成分、辅料、洗涤剂等。
研发废水:新药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各种化学试剂和微生物。
生活污水:员工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可能受到药物残留的影响。
医药厂废水的成分复杂,主要包含以下几类污染物:
有机物:如抗生素生产废水中的菌丝体、代谢产物,化学合成药物废水中的苯胺类、哌嗪类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以及中成药废水中的有机酸、蒽醌、木质素等。
无机物:包括重金属离子(如汞、铅、铬等)、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钠等)以及其他无机污染物。
其他污染物:如残留的溶剂、催化剂、洗涤剂,以及可能存在的抗生素残留、微生物等。
客户案例背景:
客户名称:重庆某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
废水特点:废水主要含苯系两性有机物(产品)、醋酸钠、氯化钠、硫酸钠等,偏酸性,色度高、盐含量高,可生化性较差,水量为150吨/天。
处理需求:回收废水中的苯系两性有机物、盐,出水达到园区管网接管标准。
处理工艺流程:
一期项目:回收苯系两性有机物
采用特定的处理工艺,有效回收废水中的苯系两性有机物。
二期项目:回收盐
对一期出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回收盐类物质,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园区管网接管标准。
处理效果:
一期项目成功回收苯系两性有机物,出水水质显著改善。
二期项目回收盐类物质后,出水COD<300mg/L,BOD<200mg/L,SS<10mg/L,色度<5倍,达到园区管网接管标准。
案例分析:
该案例针对医药中间体废水的特点,采用了分阶段处理工艺,先回收有价值的有机物,再回收盐类物质,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设计,确保了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同时降低了处理成本。
客户案例背景:
客户名称:吉林榆树市某抗生素医药厂
废水特点:原有废水处理系统出水COD为500mg/L,需排入江东污水处理站进行深度处理,达到COD<120mg/L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但原有工艺一直未能达标。
处理需求:对制药废水深度处理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出水COD稳定达标。
处理工艺流程:
应用“臭氧催化氧化”、“特种环保工程菌剂及特种生物载体填料生物强化技术”等核心技术,对原有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全面改造。
处理效果:
经过技术改造后,出水COD稳定小于100mg/L,远期计划增加流化床芬顿处理实现一级A标准后直排。
该工程为国内抗生素废水领域首例在未经过前端清污分流和蒸发脱盐处理的基础上实现直排标准的成功案例。
案例分析:
该案例针对抗生素废水的处理难点,采用了先进的臭氧催化氧化和生物强化技术,显著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
通过技术改造,不仅实现了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还为后续可能的直排标准提供了技术储备。
该案例的成功实施,为同类抗生素医药厂的废水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