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厂废气怎么处理方法|石墨碳素厂废气处理案例
文章分类:常见问题解答 责任编辑:鑫霖环保 阅读量:5 发表时间:2025-04-07
案例一:某大型碳素厂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大型碳素厂主要生产石墨电极、炭块等碳素制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该厂的废气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面临着环保整改的压力,急需建设高效的废气处理设施来满足排放标准。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
- 煅烧工序:原料石油焦在高温煅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石油焦中的硫分在燃烧过程中转化为二氧化硫;高温燃烧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氧化物;同时,原料中的一些挥发分也会在煅烧过程中释放出来形成 VOCs。
- 成型工序:在混捏、挤压等成型过程中,会产生沥青烟和粉尘。沥青在加热过程中会挥发产生沥青烟,主要成分为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而物料的破碎、筛分等操作会产生粉尘。
- 焙烧工序:该工序中,炭块在高温下进行焙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沥青烟和颗粒物。沥青在高温下进一步挥发和分解,产生更多的多环芳烃等污染物。
- 处理工艺流程:
- 对于煅烧工序废气,首先采用旋风除尘器进行初步除尘,去除大部分大颗粒粉尘。然后进入布袋除尘器,进一步去除细小粉尘,使粉尘排放浓度降低。接着,废气进入脱硫脱硝装置,采用石灰石 - 石膏法脱硫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去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最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剩余的 VOCs。
- 成型工序废气先通过集气罩收集,然后进入沥青烟净化装置。该装置采用电捕焦油器,利用高压电场使沥青烟中的焦油雾滴带电,从而被捕集下来。之后,废气再经过布袋除尘器去除粉尘。
- 焙烧工序废气的处理与煅烧工序类似,先经过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除尘,再进入脱硫脱硝装置,最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剩余污染物。
- 最终效果:经过上述处理工艺,该厂的废气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 VOCs 的排放浓度均远低于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排放标准。周边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居民投诉减少,企业也顺利通过了环保验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案例二:某中型碳素制品厂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中型碳素制品厂主要生产石墨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满足环保要求,提升企业形象,该厂决定对废气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
- 石墨化工序:在石墨化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电能将炭材料加热到高温,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同时,原料中的杂质在高温下也会挥发形成一些金属氧化物粉尘。
- 机加工工序:对石墨制品进行切割、打磨等机加工操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石墨粉尘。
- 处理工艺流程:
- 石墨化工序废气首先通过旋风除尘器进行预除尘,然后进入喷淋塔,通过喷淋碱性溶液去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接着,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塔,吸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最后,通过催化氧化装置将剩余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转化为二氧化碳。
- 机加工工序产生的石墨粉尘通过吸尘罩收集,进入脉冲布袋除尘器进行高效除尘,净化后的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 最终效果:改造后的废气处理系统运行稳定,石墨粉尘的排放浓度大幅降低,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了环保排放标准。企业周边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员工和周边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案例三:某小型碳素厂废气处理项目
- 项目背景:该小型碳素厂主要生产炭素电极,由于资金有限,前期的废气处理设施简陋,废气排放不达标,面临着被责令停产的风险。为了继续生产,该厂决定采用经济实用的废气处理方案。
- 项目废气成份来源:主要来自电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混合、煅烧和成型工序。原料混合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煅烧工序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少量的沥青烟;成型工序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和沥青烟。
- 处理工艺流程:
- 原料混合和成型工序产生的粉尘通过简易的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将大部分粉尘收集下来,减少粉尘排放。
- 煅烧工序产生的废气先经过水喷淋装置,去除部分二氧化硫和粉尘,然后进入活性炭吸附箱,吸附剩余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沥青烟。
- 最终效果:经过处理后,该厂的废气排放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虽然处理效果不如大型企业的先进设施,但也基本达到了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企业得以继续生产,同时也为后续进一步升级改造废气处理设施积累了经验和资金。